全媒体记者 吴献党 通讯员 吴怡瑶 谭佳佳
久违的冬雷出现在2024年农历腊月二十四人们过小年的夜里,那是2月3日晚上10时,冬雷滚滚,带着雪粒雪花,给寒冰的大地披上一层厚厚的银白。之后,连续几天降雪,气温都低于零下5℃。这是自2009年以来,湖北、湖南地区出现的最大的一次降雪。
一时间,高速告急,城市告急,乡镇告急,几千名旅客被临时管控,长时间滞留在高速公路上,冰雪灾害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面对灾情,慈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2月4日,慈利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第一时间发出“我爱慈利——清除冰雪,文明先行”志愿服务倡议书。于是涌现出数万名义工志愿者和党员干部志愿者,他们以雪为令,闻雪而动,浴“雪”奋战,用贴心的服务温暖着这个不平常的寒冬。
志愿先行,4万名志愿者志愿服务暖人心
“师傅你好,吃饭了没?我们是慈利义工,免费给你们送热饭、热米粉……”2月5日中午,在高速慈利西站,16名义工志愿者挨个敲开滞留在此的车辆窗户,把热腾腾的牛肉粉和盒饭送到旅客的手中。
要过年了,可天公不作美,冰雪铺道,车辆严禁行驶。在长张高速慈利段,被滞留的就有近千名“赶路人”。他们大都来自外地,急着赶回家乡过年,谁知碰上这场冰雪,被滞留在高速公路上,又冷又饿。在这紧急关头,慈利县义工协会的义工志愿者们来了,他们仅用两个多小时便募集到牛肉粉150份、盒饭80份、方便面50箱、桐叶粑粑180个、纽荷橙2箱等爱心物资,马不停蹄地送到这些滞留司乘人员的手中。
“真是太感动了,没想到能吃上热气腾腾的午餐,感觉身上暖和多了,太感谢你们了……”
近千名“赶路人”个个热泪盈眶,一声声感恩的话语,汇成了五雷山下冰天雪地的一股股暖流。
这是人世间最温馨的暖心服务。
这是慈利县广大志愿者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低温、大风、寒潮、暴雪、道路结冰,高速公路封闭、客运汽车停开、部分公交线路停运、受灾严重道路交通管制……一夜之间,大雪压城,冰冻灾害不断升级。
二坊坪乡二溪村200余名村民自发清理万余米道路;高峰土家族乡开通免费专班接送游子归家;江垭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发动千余名志愿者开展铲雪行动,保障道路通畅。零阳街道“独自买单”为滞留旅客提供免费“大餐”;金慈街道设立临时救助点,搭建“爱心驿站”……岩泊渡镇、苗市镇、阳和土家族乡等多个高速沿线乡镇(街道)群众纷纷拿出自家年货,“抄小道”“翻围栏”送到滞留旅客手中,从老人到小孩都忙得不可开交……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近4万名志愿者、群众积极加入抗雪救灾工作中,为滞留人员赠送免费物资近50万元。
敢于担当,3万名党员干部抗击冰雪冲在前
连日来,面对冰雪灾害,慈利县3万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积极投身到抗击冰雪灾害的战斗中。
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上路发放《雨雪天气安全驾驶机动车知识》宣传单300余份,提醒公交、出租车等驾驶员安全出行。县公安机关出动警务志愿人员2200余人次、车辆500辆次,救助群众120余人。国网慈利县供电公司84名党员干部志愿者组成6支应急抢修队伍,彻夜奋战在融冰抢修一线。县城管局出动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环卫工人2400余人次,清扫城市主次干道270余公里,处理突发问题300余个。
在乡镇,一个个党员志愿小分队也行动起来了,他们铲雪除冰、上门问安、保障供应、应急值守,真正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头。
“糍粑怎么卖,多少钱一个?”“不要钱,免费呢!”2月4日,一位热心人为高速滞留旅客送糍粑的视频上了抖音,被众多网友点赞。视频中的主人公名叫秦俭,是市直机关工委的一名党员干部,受暴雪影响被困老家岩泊渡镇,听说高速路上堵车十分严重,他就想着做点什么。
“开始我本来想送热水,但家里确实没有热水瓶,后来想了一下,刚好家里有火炉子、有炭,又有糍粑,在高速路边上烤给他们吃的话是热乎的。”
就这样,秦俭带着一家老小徒步前往高速路上,一家人分工明确,有的提火炉、有的提糍粑、热水壶、糖,一到路边一家人就开始忙活着烤糍粑。
“我在这儿堵了差不多两天两夜了,你们送的热乎乎的糍粑感觉很温暖,吃得心里也热乎乎的!”“这一路上好人还是多啊,你们湖南人很热情!”滞留旅客纷纷感慨。
慢慢地,越来越多的当地村民也自发加入,他们冒着严寒爬上高速公路,为滞留旅客送去热水和泡面。岩泊渡敬老院院长张小平收留了滞留在高速上的8位旅客,连续几天免费吃住,享受着嘘寒问暖的贵宾待遇。一个十来岁的女孩提着开水瓶,每天为高速滞留旅客送开水,她用小手一一敲着车窗,不停地问道:“叔叔,要开水吗?免费的呢!”
从“一个人”做好事到“一群人”做奉献,情暖冰雪,感动山城。
同舟共济,大山深处生命救援护平安
“我媳妇羊水破了,要生了!”2月4日清晨4时,南山坪乡盐井村一名孕妇突然羊水破裂。受路面结冰影响,救护车无法抵达。危急时刻,村支书孟庆铣组织10余名党员群众,用躺椅和两根木棒制作了一个简易担架,一挑一担开始徒步转移孕妇。另一边,南山坪乡组建了一支“救援突击队”,乡党委书记彭军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车辆转运,并联系乡卫生院准备床位。
大山里,山上、树上、路上,到处是积雪,且结了冰,举步维艰。众人徒步近4小时后,终于于上午10点半抵达乡卫生院。待孕妇身体状况平稳后,又将其转运至前来接应的消防车上,送往县城医院。历经10多个小时,这一场县乡村三级分头行动的“生命接力赛”,顺利迎来了雪中的新生。
“喂,您好,这里是二坊坪镇人民政府吗?”2月5日上午8点多,二坊坪镇政府接到占甲桥村一名村民的来电:“我的孩子今天突然发起了高烧,大雪封路,汽车到不了卫生院,我们家附近也没有药店,能不能给我们想想办法?”
接到电话后,二坊坪镇政府立即与占甲桥村书记联系。了解到情况的易书记迅速组织人手,带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一同前往求助人家中。因距离双坪卫生院8公里,易书记一刻也不敢耽搁,立马抱起发烧的小孩,长途跋涉,以接力的形式,一段路换一个人,历时1小时40分钟,终于将发烧的孩子送至双坪卫生院就诊。
文明实践显成效,时代新风暖人心。近年来,慈利县坚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的引领带动作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统领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五有”要求全面落实,“暖心慈利”形象得到充分彰显。打赢这场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阻击战,就是对慈利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务实有为的有力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