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3年11月22日

艺术高峰的攀登者

——李军声印象记

刘晓平

很偶然,我在报上又看到了张家界市文联副主席、美术家协会原主席李军声的大作又一次接连出国展出了:二〇二二年十一月十一日至十六日,在意大利罗马文书院宫·达·芬奇博物馆,参加了“望:当代中国艺术展”,其作品“爻·崖”代表当代中国艺术得以展出。本次展出,艺术家以艺术史的写作方式,梳理当下中国艺术作品,呈现给罗马公众,让国外民众感受中国艺术的魅力,观察中国艺术的发展样态。展出通过视觉艺术,架起东西方艺术对话的桥梁。军声作为自然生态砂石画创始人,通过一种美好的艺术媒介,来梳理自然生态画艺术的发展,从而让中国艺术与世界艺术对接。另一次是二〇二三年七月至八月,他的另一幅作品“亘”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法中交流促进会邀请,进入法国卢浮宫国际艺术联创法国展。进入法国卢浮宫国际艺术展台,他这是第二次了。“亘”这幅作品,雄浑,有宽广的艺术意味,充满艺术的神秘感、探索性和感染力,让人看后仿若追溯历史之河来到了原始的起点,使人感受到造物的神奇伟岸,艺术的韵味和感染力的深远。

至此,我很自然地想起,军声的砂石画已在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均有展出;在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也都展出过,画作已被联合国、人民大会堂等予以悬挂与收藏。他的单幅画作售价,早就上了几十万、上百万。作为一个艺术家,能创造一个新的画种,这就是对艺术的贡献,这些年来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有目共睹,能取得如此成绩,应引以为自豪了。然而,我向他表示祝贺时,他却轻描淡写地说:“这不过是我在艺术攀登路上的又一个高峰而已。”这让我想到,二〇〇五年九月的时候,《文艺报》让我写一个他的采访稿时,他对我说的一番话:“我其实是一个人生与艺术道路上的攀爬者”。我脑中便跳出了这样一幅画面:一位艺术高峰的攀登者,他的目标永远在远方的高峰上,当他爬过一个高峰后,他视野里又呈现出一座更高的高峰。因此,对于一个有远大目标和理想的人来说,艺术的高峰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就好比学习,学习的目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说,学无止境。作为一个艺术高峰的攀登者来说,他面对的永远是高峰,他学无止境,他的目标永远是前方。李军声就是这样一位攀登者,目标定位永远是探索艺术前方的高峰,他是一位艺术上的真正的攀登者。我为有这样一位朋友而高兴,正如我当年送他的话一样:是的,人生需要一种高境界,艺术也同样需要一种高境界。

是的,李军声的砂石画,从诞生发展到成熟,他一直是以一个艺术家的崇高理想来要求自己的。砂石画走过了数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这种自然生态的砂石画,既有造型艺术于用材和技巧上的承接传统以及延伸与拓展,又有自己独立的用材和技巧审美特点,它趋向于自然生态艺术的本真。在色彩上,因砂石画取材于自然,也就不同于水彩、水粉、国画、漆画和油画,它更多以大自然中的原生色相为用材,因而更直观地表现自然世界。在绘画技巧上,由于用材的选取,它需要果断有力的笔触,洒脱流畅的线条,精细圆熟的刀法,丰润华滋的墨痕,明朗奔放的色彩,来为该艺术增光添彩。这一切,有创新、探索,直至定型,最终成了一个新画种的基本画技和特点,构成了砂石画崭新、独特、爽朗、自然的艺术风格。在名称上的改变,你便可以看出它演变进化的过程,它一步步抵达艺术本真的特点。一九八六年叫毕兹卡粘贴画,一九八八年叫土家粘贴画,一九九三年申报为“砂石植物粘贴画”,直至一九九七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孙建君教授建议改名为“砂石画”,并就此定名,砂石画就成为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崭新的画种”。一个新的画种到此功成名就了,但李军声却没有改变一个艺术攀登者的本色。他一直在形式上做出各种突破;也一直在画法、技巧上做探索,怎样使艺术本真化、社会化、生态化;一直在表现内容上做探索,怎样使历史、宇宙空间艺术化再现。一句话,他想让一个新的画种,具有更加宽广无边的魅力和更多的艺术包容空间。我希望他作为一个艺术的攀登者,在自然生态“砂石画”的艺术探索路上,永无止境地探索下去,直至使“砂石画”艺术至臻完美,在中华艺术史上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

--> 2023-11-22 ——李军声印象记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75067.html 1 艺术高峰的攀登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