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张晓茹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机遇与挑战。
创新,是破局开路的利器,点亮面向未来的希望。从中国空间站筑梦苍穹到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从高铁飞驰神州大地到5G连通大江南北……近年来,中国一批批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生福祉。正如美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所说,中国加快创新发展,对中国有利、对发展中国家有利、对世界有利。
激活创新体系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先人们早就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凭借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闻名世界,在天文、医学、农学等多领域成就硕果累累,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围绕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奠基之举、长远之策,推动我国向着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稳步迈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科技创新“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明确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新时代中国的科技创新步伐有力而稳健。
中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通过新型举国体制推动科技发展。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说,中国目前在44项“关键技术”中的37项处于领先地位,涉及太空探索、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
今年5月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显示,中国作者在2022年对高质量自然科学研究做出了最大贡献,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论文份额首次排名第一,超过美国。
此前在谈到中国科研之所以不断取得进展的原因时,英国《自然》杂志总编辑玛格达莱娜·斯基珀表示,中国对科研的长期持续投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大力发展教育等是重要因素。
培育创新人才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而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从劳动力要素看,中国有8.8亿劳动年龄人口,人口平均年龄达38.8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2.4亿。2021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9年,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中国人力资源的新优势正在显现。
2022年,新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提出,国家加快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优化科学技术人才队伍结构,完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等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发现、引进、使用和评价机制。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研发人员总量为572万人年(人数同工作年数乘积的总和),是2012年的1.8倍,稳居世界第一,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由2012年的43人年提高到77人年。中国内地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数量从2014年的111人次增长到2022年的1169人次。
培育创新沃土
中国载人登月火箭主力发动机单台试车时长创新纪录,“中国天眼”FAST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性证据,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创新驱动下,一系列“大国重器”惊艳亮相,多项超级工程稳步推进。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也显示,2021年中国有效专利数量排名全球第一。美国彭博社发表评论说,中国近十年来一直专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这些高技术领域正为中国经济创造更多更高的价值。
英国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傅晓岚表示,开放的国家创新体系使中国走出了有特色的创新之路,为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过去十年,中国在很多创新行业和领域实现了突破,人工智能、航天技术、深海探索和新能源科技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助力非洲实现粮食自足,中企承建的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为当地人民生活铺就幸福路……科学跨越国界,中国正与世界共享科技创新。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关键靠创新,根本靠创新。面向未来,中国将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沿着创新驱动的大道不断进发,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留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