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姣 通讯员 曾含琪
“自从‘居民就业长廊’建成后,我每月选空闲时间去上班,实现了就业又增加了收入,这真是一项为民谋福利的好政策。这个暑假我月收入达到几千块钱啦!”近日,武陵源区锣鼓塔街道的毛大姐领到了工资,激动不已。
近年来,武陵源区锣鼓塔街道充分发挥旅游业带动就业作用,深耕特色找切口,帮助本地居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自2022年建设就业样板点以来,新增就业451人,就业率达88%,人均年收入达3.8万元。
“学历不高、技能不突出,要照顾家庭,上班时间不固定,所以一直找不到稳定的工作。”这是毛大姐一直面临的窘境,也是大部分“4050”类高龄本地居民以及就业困难群体的“共同瓶颈”。
为破解这个“瓶颈”,为“4050”居民开辟就业新出路,武陵源区锣鼓塔街道结合旅游业是主导产业的特点,以发展旅游配套产业为突破口,建设了“风雨长廊”和“和一长廊”,打造成既经营张家界特色小吃、旅游纪念品又促进居民就近就业的“居民就业长廊”。
“居民就业长廊”由锣鼓塔街道出资修建,两个长廊总面积约500平方米,采取租金免费、社区维护管理、居民小组社员联合经营模式。社区将长廊摊位分配给各居民小组,由小组排班轮流经营,摊位经营所得由居民小组根据出勤和经营情况进行分配。目前,2个“长廊”共102家摊位,吸纳了478名本地居民就业,人均年收入达1.75万元。
“在‘居民就业长廊’,技术要求不高,可以轮岗搭配、自由上班,我有空余时间就来挣钱,这种灵活方式好得很!”锣鼓塔街道的“居民就业长廊”不仅得到本地居民的点赞,还吸引了武陵源区其他乡镇纷纷效仿,“就业摊点”建设开始兴起。
黄龙洞社区就业摊点41家,吸纳本地居民就业107人;天子山社区就业摊点63家,吸纳本地居民就业63人;野鸡铺社区就业摊点32家,吸纳本地居民就业35人……武陵源区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就业摊点经营以本地居民优先,剩余摊位再租给外来人员经营,收入所得由社区居民共享,既促进了就业,又能为社区实现创收。
“就业长廊”“就业摊点”是武陵源区人社部门创新思路促进高质量就业的“代表作”。近年来,武陵源区不断优化就业措施,坚持“四个一批”拓岗位促就业,利用辖区单位招聘一批、开发商铺解决一批、招商引资吸纳一批、项目建设转移一批,先后推动1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