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舟
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之中,诗人们便已具有了强烈的时间流逝之感。他们唱道:“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今者不乐,逝者其亡”(《秦风·车邻》);“今我不乐,日月其除”“今我不乐,日月其迈”(《唐风·蟋蟀》)。古人在几千年前就意识到了时间的不断流逝。
《楚辞》中,对于时间的这种思考,带上了更为强烈的个人色彩。“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泪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老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离骚》)。“岁忽忽而遒尽兮,恐余寿之弗将”“岁忽忽而遒尽兮,老冉冉而愈弛”(《九辩》)。诗人为不断流逝的时间所困扰,心灵始终不得安宁。他们担心时间将带来死亡,从而使他们的理想和抱负化为泡影。
汉代诗歌中,尤其是在《古诗十九首》中,时间获得了更为明确的表现,并且不再带有诸如实现理想和抱负之类的其他考虑,而仅仅是为时间将最终带来死亡而烦恼。“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生年不满百》);“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回车驾言迈》);“人生寄一世,淹忽若飙尘”(《今日良宴会》)。由于意识到了时间的快速流逝,人生因此而显得如朝露、如远行客一般的匆促。这种浓厚的悲观情绪,是以前的诗歌中所没有的。《古诗十九首》并不是孤立的,作为与它同时代的诗歌中,还可以看到“人生譬朝露”“人命不可延”“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等等类似的诗句,这些诗句表明,时间流逝带来死亡的意识,是汉代诗歌中的一种非常普遍的时间意识。
在中国中世纪以后的诗歌中,对于时间的这种思考,成了诗人们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今我不乐,岁月如驰”(《善哉行》);“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室思》);“人命若朝霜”(《送应氏》);“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赠白马王彪》);“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盛时不再来,百年忽我遒。生存华屋处,零落归山丘”(《篌引》);“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促促朝露期,荣乐遽几何?念此肠中悲,涕下自滂沱”(《轻薄篇》);“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拟行路难》);“人寿百年能几何,后来新妇今为婆”(《休洗红》)。等等。这样的诗句不胜枚举,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诗歌。显而易见,由于生命对于人来说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想深入认识生命的过程和必然。
时间不断流逝和一去不复返的事实,是中国诗歌中时间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现,它成了流动于中国诗歌中的时间意识、季节意识、人生意识和历史意识等等与时间有关的观念深处的心灵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