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3年07月10日

情有独“钟”

——记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桂竹垭村辅警王钟云

全媒体记者 朱未

“表里如一、言出必行”“用真情诠释爱岗敬业”“一个村辅警的抗疫故事”……从桑植东下高速,在去往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桂竹垭村的路上,带路的吴阳,也是乡里的组织委员,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着此次采访对象王钟云。

“他呀,多能手,就像名字一样,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对照顾老人这件事情有独钟,老百姓都信任他、喜欢他哩。”吴阳的话语也让人越发好奇,脑海里不断塑造着王钟云的形象。

车行未半,大雨倾盆而至,影响了行车的视野。道路弯绕崎岖,更是增加了开车难度。

“小场面,这都不算啥嘞。”

“怎么说?”

“桂竹垭村位于桑植县最偏远的山区,这里海拔高,一到下雪天,道路容易结冰,走路就像滑冰一样。”

“一到这个时候,王钟云便把摩托车套上防滑链,穿梭在十几户留守老人家中,生怕他们缺了火、断了水、少了粮,而路上稍有不慎就容易滑到悬崖。”吴阳说的时候,满眼都是佩服。

几经爬坡、大拐弯,车行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达桂竹垭村部。

“辛苦、辛苦,路上不容易吧!”着一身警服打伞打招呼的便是王钟云。

黑瘦,但眼神坚毅,握手的时候一双大手温柔有力。

“让人意想不到的踏实。”是记者对他的初始印象。

走马坪的村辅警“走马”上任

“村里推荐的人,眼神够犀利!”桑植县人民检察院驻村书记陈军涛一来便夸赞王钟云。

“村里哪位老人有困难,他第一时间帮忙;村道路出现垮方,他第一时间清障;村里有要紧事务,他第一时间热心参与……”

“老百姓都信得过他,所以村里在2018年极力推荐他去参加辅警培训。”陈军涛介绍。

经了解,1982年生的王钟云,之前一直在外务工。2011年,王钟云返回村里后便未外出,在村里种地搞养殖,照顾年迈病重的父亲。

“可惜陪伴时间太短,没多久,父亲便撒手人寰,都没来得及孝顺。”父亲的去世,让王钟云触动很大,他总是说,“桂竹垭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占比很大,得不到有效照顾。”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从那一刻起,他便下定决心,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谈话的时候,王钟云的电话铃声响起,着急忙慌地说有老人头晕得厉害,我们便跟着他一齐前往老人家中。

“你这一看就是发烧了,我屋头有退烧药,等下给你拿过来。”摸了老人的额头,王钟云眉头一紧。

“早上吃饭没?”

“没得,恶心得厉害,不大想吃。”老人回答。

“又麻烦你跑一路了,真是老大不中用啦!”

“说的什么话!有事就给我打电话,我顺手的事儿。”说完,王钟云便起身给老人劈柴,检查水管是否漏水,看看锅里有没有饭……

“从他父亲去世,帮助老人的事儿,他就没停过,老人们有困难都找他,你们可得好好采访呀!”这些举动,让路过的龚饶阶老人满是感慨。

2019年1月,培训完的王钟云成为桂竹垭村辅警,兼职村里的振兴专干、控违拆违专干、劳保员、文书。

“进入村部后,我第一件事儿就是核查老人信息。”王钟云回忆道,“村里有1000多人,居住还特别分散,我便一户户上门筛查,确保老人们一一登记在册、‘建档立卡’。”

2019年8月18日,王钟云遇到棘手的事儿。

“喂,快来救救我爸,怎么也找不到他……”中午12点,电话那头村民谷某,称其父谷金茂于17日上山采药,已经快一天没回家了。

“别着急,你给我说一说大致的方向,我组织人来找。”人命关天,挂完电话王钟云便立即组织十多名村民进山搜救,到晚上11点仍没有找到迷路老人,王钟云心中焦急万分。

老人走失的地方地形复杂、崎岖陡峭、灌木丛深,十分难行。19日清晨,王钟云一大早又继续寻找老人,连续20多个小时不间断地搜寻,仍然没有什么收获。搜救队看着连绵高耸的群山,感觉希望很渺茫。

“感谢大家,算了吧,我父亲应该是很难找到了。”看到搜救队疲惫的样子,老人的儿子谷某决定放弃寻找。

“再努力一把,活要见人,死要见尸,不能半途而废。”

“一个老人能走多远?尽量搜仔细一点,今天再不找到人,老人的生命安全就保证不了。”王钟云的话也让搜救队重拾信心。

皇天不负有心人。19日下午6点,失联58个小时的老人谷金茂终于在一个隐蔽处被发现。看到老人安然无恙,王钟云高兴不已。搜山途中被芭茅割伤的手臂、被荆棘刺伤的双脚、被马蜂蜇伤而红肿的腰身带来的疼痛早已抛之脑后。

王钟云的种种表现,让村里老百姓都直呼他为“劳模”“人民的好干部”。

“我只是做了我分内的事儿。”王钟云总是这么说。

从2020开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王钟云,经组织考核和考试合格,在2021年成为预备党员,并在2022年7月1日转正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入党宣誓时,王钟云暗暗在心中铭记:“这个身份是神圣的,也赋予了我更多职责,也希望能够通过我的行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份大爱事业。”

他是留守老人的“亲儿子”

“哪个家里有老人,哪个老人有困难,哪个老人生病需要照顾,只要喊到我,我一定马上去帮忙,我就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是王钟云的口头禅。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五保户向绍凤几乎双目失明,无依无靠,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他的生活问题成为王钟云心上事儿。发现他没有柴烧了,上山给他背柴火;天干时,从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发现被子脏了,给他清洗被子、晾干铺好,还经常为他买米、油盐等日用品。

80岁的龚炳然夫妇三个儿子均在外务工,2019年10月,老人卧床不起,成了王钟云的牵挂。龚炳然病危,王钟云一直陪在老人身边,直到老人去世,后又帮忙张罗老人的后事。事后龚炳然的老伴逢人便说,“王钟云比自己的儿子还好”。

58岁的王武轩,由于身患脑瘫,发病就往山里跑,王钟云每次最少花2到3个小时上山找寻老人。70岁的向习林,子女都在浙江务工,一天突发脑梗,也是王钟云及时发现,在陡坡背行300米,将老人送上救护车,并帮忙办好手续,老人才得到救助。事后,老人的女儿还拍抖音表示感谢,在村务群里向王钟云致谢。

诸如此类的事儿,每天都会遇到,王钟云总说,“忙碌,充实,很幸福!”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村辅警工资收入微薄,王钟云平时也会忙忙生产,搞养殖,兼顾家庭和工作。

王钟云的行为也直接影响了他的女儿。在他家中采访时,难得见面的女儿认真地写着作业,她骄傲地告诉记者:“我为我爸爸感到骄傲,以后想成为爸爸那样有大爱的人。”

女儿的话让王钟云既感动又愧疚,因为工作太忙、事情太多,王钟云平时基本不去县城,每次都只能让妻子和女儿回村里,对她们缺少陪伴,“很感谢她们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党员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成为群众行为的风向标。把初心放在行动上,把使命扛在肩膀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群众积极性就高,党群关系就越好,工作才会有成效。

王钟云也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入党誓词,在真心服务群众中真正张得开嘴、迈得开腿、担得起责,让群众感到党在身边。

--> 2023-07-10 ——记桑植县走马坪白族乡桂竹垭村辅警王钟云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70836.html 1 情有独“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