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3年06月06日

共赴一场文明之约

——看慈利县如何拉满“创文”氛围感

全媒体记者 周密

一束文明之光,能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温度。走进慈利,干净整洁的街道、谦让有序的行人、随处可见的志愿者、幸福绽放的笑脸……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的和谐发展画卷在这里徐徐展开。

2022年省级文明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慈利县综合得分89.68分,与2021年相比前进32位,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慈利县在氛围营造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潜移默化地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争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引领者、践行者,共赴这场文明之约。

“线上+线下”

文明宣传深入人心

是谁又被“抓拍”了?在慈利很多市民的朋友圏里,每当文明城市创建《曝光台》出新,总能掀起一阵波澜。

闯红灯的、骑电动车不带头盔的、逆向行驶的……《曝光台》以短视频形式,将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或现象,在“慈利发布”微信公众号、“慈利融媒”抖音号等平台进行曝光。

时间地点标注清晰、不打马赛克、不关闭评论,这是慈利自开设曝光台以来一以贯之的态度,市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是动真格了”。截至目前,慈利累计推送文明城市创建《曝光台》44期。

除了《曝光台》,县城创办策划的原创公益动画《每周一论》、动态新闻《城创进行时》等多个颇具特色的短视频栏目也火爆朋友圈,干部群众争相转发点赞。可以说,亮点纷呈的文明创建“三个一”宣传,让文明有声有色。

手机里有文明宣传,大街小巷上的文明宣传标语也抬眼可见、驻足可观,“氛围感”满满。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县城区重要路段、重点路口、显眼位置新增了不少充满设计感的公益广告、景观小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 树新风”“垃圾分类我先行”等文明宣传标语跃然其上,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

“只有每一位慈利人热情参与,文明创建的脚步才迈得踏实、走得稳健。”县城创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引导,市民文明意识得到有效提升,“人人关注、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文明城市创建氛围越来越浓。

“跳起来摘桃子”

文明实践可触可享

细节处的用心,浓厚了“创文”氛围;行动上的实践,将“创文”氛围转化为有爱有温度的正能量。

一直以来,慈利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截至目前,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标准,已建成1中心26所427站,乡镇(街道)、村(社区)阵地建设覆盖率达100%,文明单位覆盖率达100%。

“全覆盖”并不代表抵达终点。如何推动文明实践特色化、项目化、品牌化,真正让文明实践可触可享,才是慈利一直探索并正在尝试的事情。

阳和乡双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双坪大讲堂”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多次;东岳观镇阳凤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智慧门牌”集政务服务、村务公开、村级管理、学习交流、志愿服务为一体,为100余名群众解决了百余件涉及矛盾纠纷、政策咨询等问题,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正不断落地生根,文明实践活动延伸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文”同心圆越画越大。

今年4月,慈利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比一比、晒一晒”竞赛活动。县委宣传部文明创建指导组副组长唐敏介绍,竞赛活动的目的在于孵化志愿服务项目,打造文明实践品牌,以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当前,慈利正从文明实践赋能基层治理、赋能乡村振兴、赋能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积极打造文明实践的“慈利样本”。未来,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合理调配基层资源,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我爱慈利”

志愿服务冠家乡之名

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如今,“我爱慈利”已成为慈利人引以为傲的“宣言”。

把志愿服务冠以家乡之名,这是慈利志愿服务工作特有的“氛围感”。

去年以来,慈利县培育打造了“我爱慈利”志愿服务活动特色品牌,开展“我爱慈利·文明旅游”“我爱慈利·你在一线我在后方”“我爱慈利·夏日送清凉”“我爱慈利—雷锋家乡学雷锋·爱心护考”等系列服务活动1.2万余场,惠及群众9万余人,全面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群众化、品牌化,获得了全县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

“我爱慈利”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人心,越来越多接受过志愿服务的群众也参与其中。在慈利县,数不清的“小红帽”“红马甲”“红袖章”……活跃在田间地头、社区小巷、交通路口、景区景点,通过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传递着爱心和善举。

志愿者吴柏骏周末大多在交通路口对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劝导,在他眼里,“虽工作量不大但意义重大”;志愿者胡长辉去年高考期间用自家车免费接送考生,连续三天在金慈小学门口“待命”为考生服务;志愿者肖德春每个月都要在村里义务巡逻多次,着重对森林防火、环境卫生、自然灾害等方面进行巡查,确保一方平安……他们用心做志愿,用行动爱社会,让人民群众在创建过程中看得到变化、获得到实惠、感受得到幸福。

与文明相伴,一直是慈利这座城市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民创建、创建为民”的浓厚氛围中,慈利定能乘势而上,行稳致远……

--> 2023-06-06 ——看慈利县如何拉满“创文”氛围感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69795.html 1 共赴一场文明之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