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伟
我对报纸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与报纸结缘,最早是在我家的墙壁上。记得小时候,我每次吃完饭,在昏黄的灯光下活动时,无意间浏览到墙上糊着的报纸,总有那么一小块内容吸引到我。我全神贯注地读着,觉得有趣极了!那上面的新闻、评论和文章,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的物质生活还很匮乏,书籍报刊并不算充足。因此,在我看来,我家墙壁上糊着的报纸,便是天底下最好看的报纸了。从那几张报纸上,我知道了国家领导人的名字,知道了海湾战争的消息,还读到了本县一个老师的文章,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那时,我想,如果我能像这位老师一样,有朝一日也能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那该多好呀!
直到我上了师范,似乎报纸才渐渐多了起来,我开始收集报纸,其中大多是《固原日报》。偶有一两张《宁夏日报》,更是被我视为珍宝。忘了那几张报纸是怎么来的,我只记得将那上面的内容正反两面看了个遍,几乎连一个字也没有放过。其实我最感兴趣的是那上面写的文章,后来才渐渐知道,专门刊登文章的这个版块,有一个洋气的名字叫“副刊”。这几张报纸我到现在还保存着,搬了几次家,也没舍得丢掉。
时间一晃来到了2015年,这时的我依然一直坚持着阅读,已是文学爱好者。动手写作,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那年的愚人节,从两个文友的口中得知,我有一首小诗已发表在《中卫日报》。从他们转发的电子版中,我欣喜地看到了自己写的那首诗——《登南华山有感》。二十个字:“脚下古城伏,胸间白云绕。试问天下人?谁与我争锋。”这首小诗像个瘦弱的小狗,瑟缩在另外几个人的“鸿篇”之下。但它又像暗夜中的一束火把,在我的胸中熊熊燃烧,久久都不能熄灭。遗憾的是,当时我只保存了电子版。等好心文友提醒我该保留纸质版时,已经很难找到当天的报纸了。后来,我才知道学校也一直在订《中卫日报》, 但我翻遍了各个部门的报纸,包括图书室和阅览室,也没有找不到那张有我诗作的报纸,托别人在其他单位找也未能如愿。那年,我又陆续发表了几篇文章,大多都在《中卫日报》。我开始有意地去收集报纸,不等学校收报员给各部门分发,先在门房找到刊有自己作品的报纸,好留作纪念。但那年4月1日的报纸,一直成了我最想得到的一份。毕竟那是我首次将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实现夙愿的一天,尽管那首小诗在现在看来显得幼稚。记得那天,我还在QQ空间写下这样两句感言:只要你不愚弄生活,那么生活也不会愚弄你。
人真是奇怪,越是得不到的东西,便越想得到。我对于那份4月1日的报纸便是如此。好在我搜集报纸的渠道渐渐多了起来,可以在学校门房找,也可以托朋友在他们的单位找,还可以到县图书馆去寻阅。有一天,我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到收废纸的地方去碰碰运气?说不定能找到刊登我处女作的那份报纸呢。听说市场里有位老人经常收售报纸,我便打听前往。等我说明来意,老人很是慷慨地允许我在报纸堆里翻找。但时间一长,他便有些厌烦起来,他说从没见过像我这样买报纸的。我许诺他,如果找到我需要的报纸,一张给他八块钱(他的报纸一斤卖八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竟真的在老头的报纸堆中找到了一份2015年4月1日的报纸。我惊喜地跳了起来,在老人惊愕的表情中,我又称了他十斤报纸。老人该是从没遇到过我这么大方的买主,顿时喜笑颜开,一个劲给我竖大拇指:不愧是个戴眼镜的,一看就有文化,不然怎肯花这么多钱买一堆过期的报纸呢?!
每当生活感到无聊时,或者阅读和写作遇到压力或障碍,我都会拿出那些收藏的旧报纸翻一翻,看一看。见到它们,就像见到了老朋友,倍感亲切和温暖,顿时又有了一股前进的动力。
报纸与老百姓的生活亲密无间,记忆中的报纸与我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那个年月,母亲常用过期的废报纸糊墙和窗户,姐姐用它们来剪鞋样儿或擦玻璃,亲戚之间用报纸包油饼送给对方,每一样回忆起来,都是那么温馨和令人迷恋。
报纸不仅物美价廉,且内容丰富,装满了新闻、政治、历史、文化……我爱报纸,更爱报纸的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