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3年03月07日

“标兵”是怎样练成的?

——记“张家界市文明标兵校园”称号获得者桑植县瑞塔铺小学

全媒体记者 彭华伟 通讯员 全承万

三里围墙,唐诗宋词神采飞扬;花径幽处,校舍错落有致。桑植红色文化和校本文化随处可见、交映生辉,加上朗朗书声、阵阵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这便是坐落在桑植县大山深处的瑞塔铺小学。

近年来,该校荣获“湖南省红领巾示范学校”“张家界市示范学校”“张家界市文明校园”等多项称号,今年2月初,又荣获“张家界市文明标兵校园”称号。一所地处“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小学,为何能绽放如此绚丽多姿的风采?

管理育人,春风化雨

谈起学校管理,该校校长涂国超脱口而出:“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标竿,管理就是‘及时雨’,管理者必须有温度地及时解决问题。管理者是‘服务生’,是‘店小二’,是模范是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老师做到的,校长和班子成员首先做到!”

说起“服务”和“标竿”,刘亚运老师说:“去年下学期校长右脚严重骨折,连续几个月拄着拐杖按时上下班,还拄着拐杖艰难地爬三楼参加并指导教研活动……全校师生倍受感动和鼓舞!”

说起学校领导的关心,80高龄退休老教师卢德林不无感叹:“学校是个穷单位,特别是我们这个农村学校,但是,领导每年总是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宝贵的资金慰问我们退休老教师,并组织开展活动,还经常打电话嘘寒问暖……春风化丝雨啊……领导这么好,连我这样的老朽也想为学校发挥余热……”

关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领导的率先垂范,全校师生倍受教育和鼓舞,涌现了一大批“服务生”和“店小二”。

思政育人,引领价值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思政课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该校分管思政工作的副校长向巍巍如是说,“为了思政育人,学校严把思政课教师准入‘三关’,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让有理想的人讲理想,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师德高尚的人讲思政……”

“我们的思政课不仅在课堂上、在国旗下、在红领巾广播站……还在校园外!”该校党支部副书记王斌感叹不已,“三年‘抗疫’,我校老师踊跃申报志愿者,他们有的‘战斗’在卡点,有的‘战斗’在核酸检测点,有的‘战斗’在不愿做核酸检测或不肯打疫苗的‘钉子户’的家中……他们起早贪黑、日复一日……多好的老师啊,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这些既上得了讲台又上得了‘战场’的老师们受到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其中,陈国军、全美姣、陈健华等多位老师因‘果敢前行、温情坚守’受到县政府嘉奖!”

“有其师,必有其生,学校大队部组织的‘关爱老人’活动,在敬老院‘有温度’的‘嘘寒问暖’;学校政工处组织的‘河小清’志愿者在学校周边水域‘地毯式’的清河净滩;学校党支部组织的‘寻觅红色’活动,在红色摇篮‘精细化’的挖‘精’掘‘宝’……一次次、一幕幕‘瑞小’小学生‘思政’社会实践成了桑植红色大地上靓丽的风景!”党员教师陈刚声情并茂地说。

涂校长接过话题:“我们的思政课是大思政课,不拘泥时间和空间;我们的思政课,如做美食时用盐一样,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成长困惑,精准滴灌,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频共振……”

文化育人,铸根培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分管教育教学副校长谷晓丹说,“我校积极利用教材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桑植红色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校本文化启智润心,在学生增知识、长本领、丰情感的同时,引导和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化底蕴深厚的彭娟花老师表示,桑植是一块红色土地,贺龙故居,贺龙纪念馆,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刘家坪纪念馆……我们学校坐落在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的瑞塔铺镇,与“刘家坪纪念馆”相距只有10来分钟车程……校本文化、红色文化极其丰富,学校牢牢把握这一文化育人的优势,教唱红色歌曲,说讲红色故事,阅读红色经典……如火如荼。我们的师生,会唱《马桑树儿搭灯台》《门前挂盏灯》《桑植红嫂》等桑植红色革命歌曲的比比皆是;贺龙的故事、贺英的故事、贺满姑的故事……师生们则耳熟能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师生们个个学过,背过,写过,理解过……直至深入脑海和人心。

“我们教导主任王备,除了语文课上开展文化育人,还通过作文课这一载体自主探究深化文化育人功能。为了这个目标,他积极与同事探讨,积极向网络里的专家请教,还经常把学生写的作文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在电脑上,制成文档发给朋友圈里的‘写作大师’请求指导。”王丹老师谈起学校的文化育人,春风满面。“《中国网》《人民网》《新湖南》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我校文化育人作了宣传报道,其中,李启一、田雪媛、陈小月等一批老师传播文化的先进事迹深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高度好评,他们的名字成了我校熠熠生辉的名片!”

兴趣育人,激发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对哪科感兴趣,哪科就会学好;一个学生对哪位老师感兴趣,哪位老师教的课程就会学会。‘兴趣引路’是我们学校的一种育人理念和策略,为了学生的兴趣,老师们总是琢磨和探究怎样把课上得有趣;为了学生的兴趣,老师们用放大镜找学生的‘亮点’,并根据学生的‘特色’开设了篮球、乒乓球、象棋等10多种兴趣课。”副校长谷晓丹说起学校的兴趣课,兴致勃勃。

学校象棋“总教头”谷健敏老师说:“我带的一个叫肖雪(化名)的学生,原来是学校有名的‘糟糕生’‘捣蛋鬼’,成绩差,习惯差,纪律差,两年的象棋课,他不但在全县中小学象棋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而且荣获学校‘学习进步奖’,最终还荣获学校‘学习标兵’称号。”

“下象棋需要计算步数和变化,可以引导数学的重要性;博弈对局需要打心理战,引导健康稳定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下象棋需要遵守棋规,引导‘规矩’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培养和塑造良好的棋品和人品……其实,在我们学校,像这样兴趣正迁移转化后进生的例子很多,因为兴趣浓厚了就是热爱,因为热爱就能激发与生俱来的潜能和天赋呀!”

环境育人,润物无声

“环境是潜在的老师,是无声的教育。洁净、优雅、美丽和充满小学生趣味的校园环境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副校长邹玉忠侃侃而谈,“为了校园环境创设,学校挤资金,并多次召开‘诸葛亮会议’找‘点子’,巧妙布局,精心打造,从一花一草到班级区域设置,从班级区域环境到校园整体环境……”

政工主任蒋秋霞说:“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垃圾桶、每一块宣传窗、每一处绿化带……设置既科学合理又别致有范,放眼校园,无处不风景!一位市教育局领导视察我校,还情不自禁地说‘花园式校园,这边风景独好……’”

“为了净化校园,学校开展了‘送垃圾宝宝回家’工程,树立并推崇‘谁发现,谁欢送;一发现,立欢送’的净化新风。校园里,几个小不点儿争捡一个垃圾宝宝的现象时有发生,令人感动和欣慰!”少先队辅导员梅莉老师说。

--> 2023-03-07 ——记“张家界市文明标兵校园”称号获得者桑植县瑞塔铺小学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66612.html 1 “标兵”是怎样练成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