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美元
从武陵源风景区的标志门乘环保车出发,约不到一刻钟下车,再乘船过吴家峪水库,上岸后上山至半山腰,便会看到十来间木屋错落分散在一片较缓的山坡上,这便是唐家山。它背着大山,对面也是大山,山中树木葱葱,一条崎岖的小道通往外界。
这是一个少有人烟、长年沉睡在大山深处的小山村,村民们慢慢地外迁,老房子就如被拋弃的婴儿,在时光中离人们越来越远,安祥的青山,寂静中书写着它曾经的繁华。
鸟鸣过后,秋风吹来,翠绿的枝叶掀起阵阵波涛,整个唐家山宁静得似一泓活水,房子散落在茂密的树丛中,幽幽而静谧。这里没有了喧嚣和浮躁,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一抬头便能“悠然见南山”,这时你一切的烦恼都拋弃在九屑之外。
留笔者吃饭的村民老伍介绍,这个小山村虽然叫唐家山,其实也就十几户唐、邓、伍姓人家。他的爷爷、父亲,辈辈都在此住,只是近十多年,由于经济和交通的原因,陆续迁出了。其实他们伍家也已全部迁出,只是老伍硬是割舍不了这份情才执意地一个人又返回到这片熟悉的山坡。
老伍对老家的眷恋,对儿时的追怀,对时光流逝的抗争,都可由这里新搭建的棚屋、栅栏、青绿的蔬菜和几只静卧在棚屋下的狗得到体现。老伍边喝着酒边说,他现在一个人在这儿种点粮和蔬果,还兼护林,这些上山下山的小道他都会定期清理。从他那惆怅而深邃的目光中可看到,他对大山的情和对大山的冥冥依恋。
漫步在这样一个群山环绕的小山村,清凉的空气中仿佛蕴含着独特的情感,似乎能洞悉人生的坎坷和悲欢。人无论他身在何处,对故乡的眷恋,永远是心中最真切的乡情。天涯再远,总有一条通往故乡的路;岁月再深,总有重归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