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吴献党 通讯员 朱标
“以前我们只知道村里有主路有分路,现在通过县交通运输局上门指导,让我们认识到了每条路有自己的‘户口’,学习了农村公路养护相关知识,了解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主要工作任务,作为村级路长,以后我要带领群众把自己村里的路养好,道路畅通,环境美化,受益的是我们自己呢!” 9月26日一早,慈利县洞溪乡洞溪村党支部书记龚雪菊正在20公里的村主干道上巡路,组织村民清扫道路,清理边沟和杂草。
慈利县有村公路6200公里,涉及26个乡镇(街道)427个行政村。该县成立“路长办”,设立工作专班,将路长制工作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明确奖惩标准,还通过向各乡镇(街道)远程指导安装地图辅助软件及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为每一条乡村道找到“管家”,让每一位乡村路长都清楚自己的“责任田”。目前,全县5000条农村公路均已设置路长和养护责任人,并通过公示牌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公告各级路长名单,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每一名路长都是农村公路第一责任人,负责农村公路日常管养巡查、安全隐患排查,灾毁信息核查、上报,及时制止并报告侵害路产路权行为,协助交通运输执法部门现场执法和涉路纠纷调处等工作。
慈利县还积极开展路长培训,细化工作职责;探索“农村公路+N”新模式,鼓励相关组织或部门认养或联系部分农村公路,营造全社会参与农村公路“路长制”管理的良好氛围,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