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邱德帅 谷旭东) 农家庭院错落有致,白墙黛瓦水墨画,房前屋后绿树掩映,道路干净整洁,远处群山连绵……深秋时节,走进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洪家关村,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受益于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洪家关村刘洪公路周边环境整治项目使用彩票公益金80万元,聚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群众提供生态宜居、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桑植县委、县政府统筹部署,县乡村振兴指挥部一线调度,精准推进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项目建设,多措并举全力护航示范区建设,确保通过示范区项目建设实现县域产业强、环境美、文化兴、治理优、居民富,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帅乡故里农旅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新样板。
常态督导项目建设。该县建立乡村振兴指挥部正副指挥长联点联项目工作机制,每周五各乡镇向县乡村振兴指挥部报送项目建设进度,并常态调度彩票公益金项目建设工作。倒排工期推进项目,采用“清单式”“表格化”方式,细分项目内容,科学铺排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期按质完成。强化实地督查,县乡村振兴指挥部办公室牵头项目监管组、督查整改组对项目建设情况情况适时督查,针对进度缓慢、项目停滞不前的,提请指挥部调度或约谈。严格规范资产管理。对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形成的资产,按照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文件,根据项目属性合理划分资产类型,分类确权登记,及时办理产权移交手续。明确资产管理负责人,制定相应的规范管理措施,健全管理维护责任制。落实管护措施及经费渠道,建立资产经营收益分配机制,资产所得收益重点用于支持项目区内脱贫户及低收入人口产业发展、小型公共基础设施及资产运营维护、激发内生动力和能力提升、乡村振兴等方面。建立联农带农机制。按照省“两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以示范区项目建设为撬动,指导示范区项目村立足优势发展资源经济、盘活资产打造物业经济、突出特色培强产业经济、对接需求做活服务经济、综合资源开发旅游经济,拓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实现农民变股民,土地变资源,资金变股金,加快壮大村集体经。建立具体、明确、丰富、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避免简单收益分红。突出对监测对象重点帮扶,每年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提取10%资金用于监测对象帮扶。强化引领群众参与。督促乡镇创新方式、丰富载体,充分利用屋场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设立宣传公示栏、张贴宣传标语、报刊电视、互联网等全方位手段,加大对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宣传力度,全面展示建设成果,引导各方积极参与,为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氛围,确保项目村农户知晓率达90%以上。调动村民全程参与项目的组织、实施、监督及后续管理等重要活动,发挥其主体作用,确保农户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