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2年10月09日

导游姜玉忠:

因为热爱 所以坚持

姜玉忠(后排右二)与带领的两院院士旅游团合影。

张家界旅游职业学校学生写给姜玉忠的感谢信。

姜玉忠为游客热情讲解。

在以旅游立市的张家界,有着数千的国证注册导游,每天都在为美丽张家界开展导游工作。其中有这样一位导游,从业22年来一直保持着“零差评”“零投诉”,很多游客朋友都这样评价他:“姜导啊!你就是为导游工作而生的!”他,就是姜玉忠,一个平凡而优秀的导游。

姜玉忠并不是张家界本土人。1971年出生在甘肃的他,因家里贫穷,5岁时就迫不得已跟随养父养母生活在湖北。虽然少小离乡,但他长大后依然是一个典型的地道西北汉子:做事讲究原则,待人待事充满热情,骨子里还有那么一点执拗。

翻开姜玉忠的履历,日积月累的点点滴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2002年至2015年,他连续14年荣获“张家界江汉山庄旅行社优秀导游、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并多次收到游客来信表扬;2012年,荣获武陵源区第二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2015年,获张家界市第三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2016年,获评“湖南好人”荣誉;2021年,获得湖南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提名奖。

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导游工作,姜玉忠一直秉持着“带着热爱”的信念,“记得我刚开始导游工作的第二年,单位就通知我导游一批两院院士,这让我倍感压力。”姜玉忠告诉记者,自己只有高中文凭,让他一个高中生为两院院士导游,这实在是压力山大。为了能够带给院士们最好的解说服务,姜忠玉提前多日做准备,将地质方面的书籍以及张家界地貌、地质构造等情况,通通重新恶补了一遍。在解说时,当姜玉忠用了很多地质学上专业术语的时候,院士们十分惊讶,纷纷为他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他“了不得!了不得!”这次经历,也让姜玉忠彻底明白了“干一行爱一行”的道理,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到导游事业之中。

姜玉忠经常对旅行社的同事说:“什么时候把客人当家人一样带,你就什么样的团都可以带好了。”在带团过程中,姜玉忠视客人如同家人,诚心诚意地关心着每一个游客。在一次赴张家界大峡谷景区旅游过程中,一位男性游客不慎将脚扭伤,无法行走,而随行女同志居多,见此情况,姜玉忠顶着夏日的高温炎热天气,将身高1米85、体重90多公斤的客人背出了景区,及时将客人送医院治疗,获得了随行游客的一致好评。

“我们导游在工作时代表的就是张家界形象,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在22年的导游工作经历中,姜玉忠作为一个地道西北汉子,讲原则,守诚信,严格按照组团社、地接社合约和团队计划规范操作,无擅自增减游客行程、增加景点、增加购物点、欺诈、误导游客等违规现象。也正是他自己平时严于律己,才创造了做导游20多年“零投诉”的奇迹。

去年8月底,刚经历了疫情袭击的张家界,旅游暂未复苏,为了生计,姜玉忠也和张家界的其他很多导游一样,不得不暂别自己所热爱的导游事业,去外地打工养活家庭。“外出打工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加上自己年纪也大了,这实在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姜忠玉告诉记者,为了生计,他曾前往云南、上海、江苏多地寻找工作,大多都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对身体负担极大,每天12小时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患上了肌鞘炎和腰椎间盘突出,这是他从事导游工作20多年来都不曾患过的疾病。今年7月,当姜忠玉听闻张家界旅游复苏的消息后,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张家界。凭借其优秀的专业能力和口碑,一回来就负责张家界旅游职业学校导游考试的踩线活动。“这次踩线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年轻导游学生的热情,也让我对导游事业重拾信心。”姜玉忠告诉记者,参与踩线活动的学生通过他的服务,对导游事业充满信心和勇气,这让他感觉到“热爱的导游事业”在传承。

全媒体见习记者 罗俊杰

--> 2022-10-09 导游姜玉忠: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62023.html 1 因为热爱 所以坚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