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2年10月02日

鲜鱼巷传说(小小说)

□ 胡家胜

庸城有条巷子,从东门溪直通沿河街。这条巷子叫鲜鱼巷。

鲜鱼巷以前可不叫鲜鱼巷。

清朝道光年间,庸城出了一个名叫易家德的奇人。易家德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无父无母无妻室儿女,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真正孤家寡人一个,他住在鲜鱼巷旁边的土地庙里,和土地菩萨搭伙。

易家德曾经出游十数年,庸城人几乎把他忘了。忽一日,易家德蓬头垢面赤脚烂衫归来,人们这才想起,原来易家德还活着。

活着的易家德一副邋里邋遢相,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灰头土脸,一袭破衫,两足赤裸,嘴阔头圆,大肚浑圆如坛。易家德吟得一首诗,并且就只有这一首:

国正天星顺,

官清民自安。

妻贤夫祸少,

子孝父心宽。

吟完,还吟,仍然这般吟道,再无二话。

易家德性子好,从不与人计较,大人小孩从不得罪,庸城人常拿他开玩笑,他一脸呵呵笑。一日,易家德从鲜鱼巷走到沿河街,忽有人大声喊道:“易家德,笑弥勒!”他这一声喊,像惊醒了梦中人,众人扭头再去看易家德,且越看越像大肚弥勒。于是,众人皆喊道:“易家德,笑弥勒!易家德,笑弥勒!……”易家德听了,一脸懵,人们越发相信易家德就是那个大肚能容的笑弥勒了。

易家德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后面常跟着一群小屁孩儿,他们拍手喊着:“易家德,笑弥勒!易家德,笑弥勒!……”易家德心无旁骛视若无睹。街边有架锅正在取酒的老板请他尝酒,易家德连干五碗,老板说:“海量,海量!”易家德听了,也不说一声谢,径直而去。老板看着易家德的背影,发现易家德还是易家德。这时,老板扭头去看酒槽里的酒却断流了,便赶忙跑去追易家德,截住易家德说:“师傅,您去尝尝我的酒……”

“不是刚尝过吗?”易家德说。

老板实诚地说:“我是有眼不识泰山,您再去尝尝。”

易家德只好转身来到酒甑边,用指头蘸了三滴酒尝了尝,说一声:“好酒!”一会,那酒槽里就又淌出酒了,像一泓汩汩冒出的清泉。

老板施礼,易家德走了。老板再去看易家德时,易家德已不是易家德了。

易家德路过豆腐店,如果老板小气不喊他吃豆腐脑,那豆腐脑定是一泡水了。

易家德闻到隔壁的炒米香,如果炒米娘不喊他抓把炒米尝一下,那锅炒米一定会冒出一阵浓浓青烟的。

易家德被庸城人传得越来越神乎。

易家德不敢出门了,他把自己关在庙里。一日夜半,易家德睡梦中忽然听得土地公公对土地婆婆说:“明晚八仙过路,庙里要打扫得干干净净。”

易家德一觉醒来,想起晚上的梦,便赶紧打扫卫生。到了第二天晚上,易家德等了半夜也不见八仙的踪影。他的眼皮打架,就在他快要合上眼的时候,忽听得有鼓乐隐约传来。易家德朝庙门外一望,果真见一列戏班正在匆匆赶路。他数了数,刚好八个,其中还有一个女人。他想,这一定就是梦中的八仙,那女人就是何仙姑了。于是,他赶紧爬起来,冲出庙门,忙天急地去追赶。他见最后一个人身背酒葫芦,跛足拄杖,断定就是铁拐李。于是,他追上去便紧紧抓住衣襟不放。“铁拐李”说:“干嘛呢?给你!”“铁拐李”给了他一把东西,待他松手接东西时,八人已经了无踪影。

易家德垂头丧气地回到庙里,他一看手中的东西,竟然是一条死了的金鱼。易家德说:“想不到神仙也这么小气,还捉弄人。”易家德洗手的时候,趁机把死鱼往水里一放。突然,那条金鱼竟然活了。看着金鱼摇头摆尾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易家德想,莫不是神仙暗示我去做鲜鱼生意?

那时候,庸城人还不晓得做鲜鱼生意。易家德请圆桶匠打了几口大木缸,用桐油拌瓦灰泥刷过,就开始做起鲜鱼生意了。传说死鱼到了他的鱼缸里都会变成活蹦乱跳的大活鱼,他做生意老少无欺,价钱合理,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开了好几个门面。后来,庸城人也就干脆把这条巷子叫成"鲜鱼巷"了。

再到后来,“鲜鱼巷”变成了庸城美食一条街,最出名的庸城鱼头和鱼杂火锅,据说就是易家德后人发明的。在鲜鱼巷吃鱼,有各种各样的吃法,鱼头、鱼身、鱼皮、鱼嘴巴……都成了一道道美食,现杀现卖,吆喝声,欢笑声,满巷子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

--> 2022-10-02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61972.html 1 鲜鱼巷传说(小小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