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2年09月29日

重阳佳节话敬老

□田大金

“赏秋畅饮菊花酒,登高喜庆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有登山、饮菊花酒、敬老尊贤等习俗,新中国建立后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成为法定节日。

常言道:“百事孝为先。”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敬老尊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可是,如今有些人却不知为何要敬老尊贤与怎样敬老行孝。古往今来,在这方面留下了许多有警示作用的格言、对联和行孝故事等。如:“少时但得父母乐;老来自有子孙贤。”它告诉人们,年轻时善待父母,就能潜移默化影响儿女,到自己老了时,儿孙自然就会孝敬你。又如:“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此联批评教育一些人,父母在世时不孝敬,老人死后却厚葬大祭,不是真正的孝敬,而是做样子给别人看罢了。它教诲世人:老人健在时要认真敬养,不必在老人去世后搞厚葬而浪费钱财。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作为一代人的父母真是千辛万苦。为了生存和抚育后代,他们不仅要勤奋地从事物质生产,还要坚持勤俭节约供子女求学读书、成家立业。他们担负着繁衍人类、推动历史进步的重任。因此,敬老爱老是最基础的人之常情。

自古以来,无论领袖人物、英雄模范,还是平民百姓,大多是孝敬老人于先,而后成就一番千古流芳事业。现从读书笔记中挑选几则伟人、名人敬老爱老的故事,供诸位朋友学习和仿效。

伟大领袖毛泽东,1919年春,闻讯母亲病重,安排好工作后,立即回到长沙,“亲侍汤药,未尝废离”。10月,其母病逝后,他默默地守候在母亲灵前,写了一首《祭母文》诗,高度总结和赞扬了母亲勤劳而崇高的一生。他在《祭母文》中深情地写到:“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但呼儿辈,各务为良。”并作了泣母灵联,其联曰:“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毛主席为母作的诗和挽联表达了他对母亲的一往情深。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第一次回到阔别32年的韶山故乡,第二天就到父母墓前静立默哀,轻声说:“前人辛苦,后人享福。”并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下次再来,还要去看他们两位。”

朱德总司令,1944年他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后,悲痛万分,在那炮火连天的战斗日子里,写下了《母亲的回忆》一文,赞扬母亲的崇高品德。他在文中写到:“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接着深情怀念地写到:“我应该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她教给我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鼓励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后来,他对别人说,一生最遗憾的事:“我未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世时,都没在床前给她端一碗热水。”

鲁迅先生在北京与母亲同住期间,每晚都到母亲房间坐一会儿,聊聊天,每次出去之前都给母亲说:“娘,我出去了。”回家时说:“娘,我回来了。”并给母亲买一些点心之类的食品。母亲过不惯租房生活,他与朋友借钱,为母亲买了房子。母亲偶生小病,他问病买药,不离左右。后来他离京南下,每月按时给母亲百元生活费,从不短缺。同时,他还给母亲买了《西厢记》《镜花缘》等书籍,满足老人在文化生活上的需要 。

抗日爱国名将冯玉祥将军,为了表达对母亲真诚敬孝的心情,把自己的生日当作母亲难日。1945年他在重庆写了一篇《十月怀胎》文,刻在母亲墓碑石上,以示永久纪念。冯将军无限深情地写道:

“娘怀儿一个月不知不觉,娘怀儿二个月才知其情,娘怀儿三个月饮食无味,娘怀儿四个月四肢无力,娘怀儿五个月头晕目眩,娘怀儿六个月提心吊胆,娘怀儿七个月身重如山,娘怀儿八个月不敢笑言,娘怀儿九个月寸步难前,娘怀儿十个月才离娘怀。”

上述几则伟人和名人孝敬老人的故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何孝敬自己的父母和长辈,我们应该想一想自己做得怎样。

--> 2022-09-29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61876.html 1 重阳佳节话敬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