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罗红艳)9月24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我市2023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成功入选省级项目库,纳入2023年省级财政资金支持范围。
此次纳入省级项目库的历史遗留矿山共81个图斑,104.5公顷,至此全市所有历史遗留矿山已全部纳入修复治理范畴,分两年实施完毕。其中,2023年修复51个图斑,面积65.67公顷;2024年修复30个图斑,面积38.83公顷。目前,我市正在积极编制2023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设计方案,计划年底前完成招投标,明年5月底前全部完工。
据介绍,为全力推进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根据省自然资源厅的统一部署安排,我市积极开展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全面摸清底数。据统计,全市共107个待修复图斑,面积126.53公顷。其中永定区15个,16.1公顷;慈利县67个,90.17公顷;桑植县25个,20.26公顷。目前,全市2022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共26个图斑,22.03公顷,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