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平
我的故乡在贵州省安顺市,家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瀑乡”“蜡染之乡”的美誉,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黄果树、夜郎洞、红枫湖等风景名胜区。中秋是举家团聚的日子,故乡人会进行多种形式的文娱活动,放河灯是其中颇具特色的活动之一,因此虽然离开故乡多年,我还记忆犹新。
河灯是用木板做底,灯体材料则为防水纸、布绸、塑料、金属等,家乡人一般把河灯做成荷花瓣形,因此“河灯”又名“荷花灯”。河灯做好后,人们还要将河灯底部浸入蜡烛油中,然后趁蜡油没有凝固时放在沙子上,自然是有些沙子就粘在了河灯底部,这样就增加了河灯的重量,放灯时可以增强河灯的抗风力,不容易被吹翻。
家乡人中秋节常在贯城河放河灯,贯城河是安顺的母亲河,环绕着整个安顺城。我读书时贯城河河水清澈,河岸垂柳成荫,又被家乡人称为玉带河。当夜幕降临时,人们拿着亲手制作的河灯来到贯城河边,放河灯前由家族的长者将灯盏或蜡烛置于河灯的木板底上,再在灯体上写上一些吉祥话,比如“五谷丰登”“财源广进”“花好月圆”等等。人们将一盏盏河灯点亮放于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以此表达对幸福、平安的祈求,希望随着长流水,祛除疾病灾祸,子孙幸福安康。
记忆中在故乡中秋,每年当晚月圆时分我都会跟随父母亲、叔伯、姨婶一大家子人去贯城河放河灯。当晚河岸两边人山人海,伴随着鞭炮声、锣鼓声,非常热闹。有钱的人家还会摆出香案、贡品,端出美酒“把酒问青天”,祭拜月神,很多小孩子都在一旁围观、嬉闹,大人也不恼,只顾专心忙自己的事。当夜深时,贯城河两岸逐渐从喧嚣转为宁静,一盏、两盏、十盏、百盏……数不清的河灯浩浩荡荡地在贯城河上漂荡着,碧波托着五颜六色的河灯,红色的烛光映照着碧水,天上的星星在水中闪烁着,灯火在河上随着流水移动,层次错落,场面非常壮观。此时的人们脸上少了些浮躁,多了些沉稳与希望,家乡人放河灯所表达出的浓浓亲情以及对生活的眷恋、对未来的期盼直到我长大后才能理解和领会。
时间在一天天流逝,随着贯城河两岸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在五光十色、喧嚣浮躁的城市,家乡已经很少有人在中秋放河灯了。今又是中秋时节,华灯初上,春风拂面,身在异乡的我就越发怀念儿时放河灯的那些场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