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2年08月23日

藏品之上葡萄多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谢丽成

“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若是文园知此味,露华应不乞金盘”。这是清初诗人吴伟业的《葡萄》,经过他的描写,酸甜可口的葡萄如在眼前。葡萄原产欧洲、西亚、北非一带,于西汉时期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至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我国人民对葡萄十分喜爱,不仅喜食葡萄,还把葡萄镌刻、印制在日常所用器物上。今天我们就来看几件与葡萄有关的藏品。

海兽葡萄纹铜镜(图一)。海兽葡萄纹是唐代铜镜最流行的纹饰之一,一般通过雕刻波浪翻滚的海水、身形怪诞的海兽和果实累累的葡萄来表现当时人们对海外仙境的向往。图一是藏友收藏的一只唐代海兽葡萄纹铜镜,它直径18.8厘米,厚3.5厘米。背面浮雕海兽葡萄纹,只见葡萄遍布镜面,结子众多,丰硕饱满,就连藤蔓都被压弯;海兽们各具形态,有的匍匐,有的卧倒,有的跳跃,有的嬉戏,热闹异常。铜镜的铜纽也是一只海兽,它神情肃穆,静默不语,不怒自威。

紫葡萄纹青花珐琅彩梅瓶(图二)。葡萄晶莹剔透,实多粒饱,在古人看来,是繁殖力强、多子多福的象征,因此经常被用来指代子孙满堂,福寿延年。图二是藏友收藏的一对清代青花珐琅彩梅瓶,便以葡萄为题材。它小口,瓶口描金,短颈,丰肩,瘦底,圈足,口径2.6厘米,底径6.1厘米,高15.5厘米。在瓶身,绘制有葡萄纹,只见葡萄叶宽大肥厚,藤蔓蜿蜒交错,在叶子下方结着一串紫红紫红的葡萄,在白地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诱人。在瓶底,有“雍正年制”的方形楷书款识,说明是清代雍正年间制作的。

松鼠葡萄纹粉彩盘(图三)。葡萄结果甚多,层层累叠,而鼠为生肖之首,和地支之首“子”通常相配,故而鼠可以指代子,不过,在民间,经常会使用乖巧可爱的松鼠来代表子鼠,因此,松鼠葡萄纹便有多子多孙,子嗣不绝、丰收硕果、幸福长寿等多层含义。图三是藏友收藏的一只清代粉彩盘,便以松鼠葡萄为题材。这只盘敞口,折腰,圈足,口径15.3厘米,底径6.4厘米,高4.3厘米。在盘内,有松鼠葡萄图案,只见葡萄藤蔓缠绕,疏落有致,紫红橘红的葡萄虽稀疏不堪,但看上去很饱满,有四只松鼠攀爬在葡萄藤上,它们有的凝神细望,有的垂涎欲滴,有的趴在葡萄藤上休憩,画面生动活泼,安宁祥和。在盘内,有“大清雍正年制”的圆形隶书款识,说明出自清代雍正时期。

螭龙葡萄纹竹雕笔筒(图四)。螭龙葡萄纹在清代器物上较为常见,螭龙是龙的一种,龙“无角为螭”,有招财纳祥之意,搭配葡萄,便有子嗣不绝、福财绵长的寓意。图四是藏友收藏的一只清代竹雕笔筒,便雕刻有螭龙葡萄纹。它呈直筒形,口径、底径12.5厘米,高14.6厘米。筒身雕刻螭龙葡萄,只见葡萄粒粒饱满圆润,叶片藤蔓稠密旺盛,几只螭龙游走其间,体态轻盈,婉转灵动。在筒身空白处,有“步青”款识,说明正是出自清末竹雕名家张步青之手。

“苍藤蔓架覆前檐,满缀明珠络索园。”夏去秋来,凉风习习,葡萄满架,景色无限,这是难得的景致。在品尝酸甜多汁的葡萄的同时,品赏这些与葡萄有关的藏品,品味着厚重无比的葡萄文化,更是难得的休闲。

--> 2022-08-23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60327.html 1 藏品之上葡萄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