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2年08月09日

小板凳 大舞台

——慈利县龙潭河镇中学“板板龙灯”非遗文化传承侧记

通讯员 卢小红

“哟荷荷,百条板凳首尾连,翻滚腾挪舞蹁跹;哟荷荷,遥观接汉疑星落,繁光扑朔远缀天……”近日,笔者来到享有“千岛龙潭”以及“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美誉的慈利县龙潭河镇,走进该镇中学,发现在铿锵悠扬的《板板龙》歌声中,30余名学生正在专业辅导员的指导下,接受土家族非遗文化项目——板板龙灯的训练。

训练场上,孩子们身着黄马甲,腰束红腰带,有的在训练“板凳接龙”交叉动作、有的在学习“绣球穿插”辅助动作、有的在练习板凳舞龙基础动作……尤其是合成排练时,大家娴熟的滚、游、翻、跳、穿等技艺表演,队形协调有序,动作灵活敏捷,展现出龙腾翻滚的形象,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智慧的象征,也是民族精神的结晶,它传承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我们要通过‘板板龙灯’这个平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传承好、保护好、发展好。”龙潭河镇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钦平介绍,多年来,龙潭河镇中学以传统文化教育为重点开展学校特色建设工作,通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挖掘、整合了板板龙灯、汉剧、剪纸、竹竿舞等一批土香土色的民间技艺教材资源。学校多项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活动被湖南教育网、湖南教育新闻网、掌上张家界、《张家界日报》等各级各类媒体广泛报道。

相传,“板板龙灯”起源于北宋徽宗年间,发源于张家界市慈利县龙潭河镇,旨在纪念龙潭河“黑神都督”——土家族剿匪英雄雷万春将军。在当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日,雷将军发动村寨群众各家自备一块长五尺木板,上面点烛灯,连成一条长龙,取名“板板龙灯”,诱敌出山观灯而擒之。后依计成功破敌,但雷将军在战斗中不幸身受重伤,英勇献身。自此开始,每年元宵节,村民们都会自发舞起“板板龙灯”,以此庆丰收、贺平安、祝吉祥。

“板板龙灯”是大湘西人的瑰宝,是慈利最具特色的民间文化。2021年6月1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张家界市慈利县老三区龙潭河镇组织申报的“板板龙灯”舞,位列名录107III-4龙舞(板板龙灯),成为张家界市第五个、慈利县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板板龙灯”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成人表演是一项大型群体舞蹈,线条优美,意境深邃,动作扑朔迷离,变幻莫测。所用木板(板凳)长5尺6寸,宽5寸,上面安有5个五方灯笼(表示五谷丰登),两头均有圆眼,板与板之间,用一根小木棒穿插在圆眼里,进行连接,便成了一条长龙。龙头一丈二尺高,每隔50米旁安排一个乐队,同时燃放烟花、鞭炮等。表演时,板板灯像蛇一样的圈大盘,龙头顺左方向往内转,再又从中间顺左反转向外,慢慢的演变成“五谷丰登”“福禄寿喜”“祖国万岁”“中国梦”等造型,参加表演少则要三四百人,多可达2000人,场面气势宏大,蔚为壮观。

“板板龙灯”在龙潭河镇中学从“踏进校园”到“迈上舞台”,历经十载,成果越来越突出,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认可。2012年9月该校成立“乡村学校少年宫”,组建“板板龙灯”兴趣活动小组,精心编排、开展训练,2014年、2015年、2016年、2019年学校相继组织过专场表演,“板板龙灯”成为该校一堂固定的教学课程,定期安排“板板龙灯”非遗文化的授课、展示或体验,让校园成为“板板龙灯”非遗传承的基地。

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以来,在慈利县教育局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龙潭河镇中学结合“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要求,特邀慈利县第一完全小学少年宫专职辅导教师、慈利县龙潭河镇“板板龙灯”协会会长张益忠以及秘书长兼传习所长(传承人)刘汉洲等专家来校指导“板板龙灯”改编排练,从表演人员人数的确定、道具的制作、动作的编排、音乐的匹配到绣球的穿插与花样的翻新,专家们亲身示范,耐心讲解,尽心尽力。少年宫精心挑选的38名小演员们兴致盎然,每日坚持训练,各项规定动作行云流水,流畅自如,日臻完美。曾先后参加社区2021年建党百年庆祝大会、2022年元旦文艺汇演、2022年“庆六一”暨学校经典诵读等校内外汇报展演活动,获一致好评。

“今年以来,学生的作业量大幅减少,大都在课内完成了。课余时间的训练他们一直都在坚持,每天晚餐后,孩子们都会自觉赶到训练场地参加练习。”该校教务主任、少年宫负责人朱鸿霖老师说,“尽管板板龙灯训练很辛苦,但没有一个队员想过放弃,因为他们热爱板板龙灯,热爱这项传统文化。”

杨钦平校长向笔者介绍,非遗传承活动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浸润了孩子们的心灵,提升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一颗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将非遗文化发扬光大的种子。学校成立“板板龙灯”舞台表演队,旨在把这种原汁原味的“小板凳”非遗文化搬上“大舞台”,融进校园文化,突出民族风格与办学特色,全力打造校园亮丽而独特的风景。

--> 2022-08-09 ——慈利县龙潭河镇中学“板板龙灯”非遗文化传承侧记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59801.html 1 小板凳 大舞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