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全江玲 胡艳群
近年来,少数不法分子盯上住房公积金,利用缴存人图便捷等心理,大肆开展骗提骗贷公积金,并收取高昂的手续费。为营造健康有序的住房公积金管理运营环境,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通过联动执法严惩骗提骗贷行为。近日,经永定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永定区法院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对被告人杨某文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万元,退缴全部违法所得13.408万元。
发现线索,闻讯而动
2019年下半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陆续接到群众举报,有不法分子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代办公积金业务”广告。同时在日常稽核时,发现有数笔建房提取资料存在城建规划证及土地使用证编号雷同现象,还贷提取资料提供的银行还贷流水账单均为外地所借房贷。中心党组知悉后,第一时间召开专题工作会议,中心主要负责人要求,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骗提骗贷住房公积金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广大缴存职工的合法权益。并明确分管副职牵头负责、归集提取部及各管理部具体落实,自2019年9月份起,持续组织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依法治理,严肃查处
为了快速调查取证,中心成立了两个专项工作组,一组以缴存人身份通过微信、电话与不法分子直接联系,掌握了对方伪造购建房手续、私刻公章套取公积金并收取手续费的犯罪事实,另一组对提取资料可疑现象逐一排查,经与骗提当事人提醒谈话、警示教育,当事人如实反映了通过不法分子伪造资料套取公积金的行为。通过全市范围内大排查,共发现骗提、套取住房公积金不法行为45起,涉及骗提金额233.1万元,不法分子从中收取了10%至20%不等的高额手续费。
为维护《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神圣性、权威性,保障住房公积金广大缴存人的合法利益,2019年底,中心将违法骗提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经过侦察,于次年3月予以刑事立案,受疫情影响,历时3年于今年5月30日公开开庭进行审理形成判决。
立体防控,多管齐下
面对骗提套取花样翻新、技术手段不断变化等风险,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断强化内部防控,提高自我“免疫能力”,着力外部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积极内外联动,增强整治“战斗水平”,多举措筑牢安全屏障,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不断优化惠民政策。面对连续两年多的疫情影响、经济市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等多重压力和挑战,中心出台一系列积极、宽松的惠民政策:在全省率先推出公积金增值收益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方案;实行“愿贷尽贷、应提尽提”“二套内可提可贷、二套以上可提”的公积金使用政策;鼓励一人购房全家帮,支持本地、异地租房提取公积金;优化人才引进和生育二孩、三孩使用公积金等政策。
不断强化内部管控。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组织所有工作人员,尤其是窗口人员学习相关政策,规范业务操作流程,研究骗提骗贷发展趋势,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水平。健全内控制度,实行AB岗,做到受理与审核分开、管运分离,形成前台受理审核、后台交叉复核、内审部门稽核“三道防线”。
不断深化部门联动。今年3月,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发文《关于住房公积金执行联动机制协作备忘录》,推进人民法院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建立执行联动机制,规范涉及住房公积金案件的执行程序,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和住房公积金缴存人的合法权益。加强与不动产登记、住建、公安、民政、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联网核查住房公积金提取申请人的个人身份、户籍、房产交易、建房、婚姻状况等信息,从源头上杜绝假合同、假发票、假证明,确保提取资料真实准确。
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智慧公积金”软、硬件设施升级改造。经过大半年的开发测试,“智慧公积金”系统于今年5月6日顺利上线运营。“智慧公积金”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对公积金的“人、财、物、事”进行全对象、全项目、全事项数字化管理,构建“监督、管理、服务、互联互通”四位一体的住房公积金业务服务新生态,确保系统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资金安全,实现“一机通办、一网通办、一厅通办、一次通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