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满益群)保民生、保就业首先要保市场主体。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做好“四篇”文章,多措并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取得阶段性成效。
做好“准入”文章。持续便利市场主体准入准营。大力支持创客空间、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等各类创业创新载体发展,推行企业集群登记注册管理,现已发展集群注册托管机构12家,累计集群注册市场主体3万余家。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证照联办”等改革,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办理“证照分离”改革事项21579件,惠及企业21579家。大力推行“五减”压缩证照办理,企业开办压缩至1.5个工作日。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的共享应用,不断优化审批服务。截至5月底,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4.88万户,同比增长39.98%。1-5月,全市净增各类市场主体0.80万户,同比增长121.62%。
做好“减负”文章。全面推送惠企“政策包”。对全市已梳理出的国、省、市三级惠企政策文件80余个,全方位多渠道向市场主体推送政策信息。助力小微企业融资。现已办理股权出质登记68件,被担保债权数额达18.71亿元。实施降费减费。免费为首次登记注册企业提供印章,已减免费用45余万元。免费为130家企业提供计量检定服务,共减负81万元。整治违规收费行为。重点整治“转供电主体加价、公用事业领域乱收费、交通物流乱收费、商业银行超标收费、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等违规违法行为,现已责令转供电主体退还终端用户多收电费12.18万元,查办价格违法案件10件,罚没51.85万元。定点联系帮扶“小个专”企业。选派业务骨干担任非公党建指导员。《上门“会诊”,桑植白茶标准化加速推进》被列为全省首批“标准助企纾困 促进‘小个专’健康发展专项活动”典型案例。
做好“服务”文章。落实市“工业倍增”行动计划,助力“一瓶水”“一条鱼”“一片药”等特色产业发展。全省率先开展“质量提升示范企业”创建活动。大力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市共32家企业获70张认证证书。大力实施标准引领。张家界旅游服务标准化对策与研究、张家界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等6个标准化项目获得省级立项。“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长株潭)旅游国际标准创新中心”有望落户张家界。《建筑用重钙颗粒填充材料技术要求》地方标准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地理标志产品桑植萝卜》《桑植白茶种植技术规程》两项地方标完成报审,张家界市农商行金融服务标准化试点进入评估验收,张家界西线旅游观光体验标准化试点稳步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取得新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共新增注册商标1047件,有效注册量累计达14726件;新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桑植茶油”1件、累计达16件;共完成地理标志使用企业许可“张家界莓茶”18家、“张家界茶”9家、“桑植白茶”18家、“桑植蜂蜜”7家。深入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明专利“清零”行动,确定的142家“清零”企业已有13家获发明专利授权。
做好“监管”文章。依法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加强公平竞争监管。强化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已建立商业秘密示范企业1家。推动反垄断执法,对2家涉嫌垄断和1家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的企业下发了整改建议书。加强重点市场监管执法。持续开展“铁腕治旅”,巩固完善旅游佣金“公对公”。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以及成品油市场秩序、交通顽瘴痼疾、野生动物、校外培训合同、规直打传、“四大安全”等专项整治。1-5月,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68件,案值1041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