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2年03月24日

浅谈“边缘”和 “无字处”阅读法

□杨湘斌 林方兴

现代大作家周立波关于读好“两本书”(即有字和无字)的教诲,对人启示极大,其实古代文人也不例外。一生以读书为乐,而终成为土家文豪的清代慈利籍吴恭亨的《读书随记》则详细地记载作者本人的如何读书法,从中得知人生还要读好“边缘”和“无字处”的书。笔者学习前贤,有所感悟。

笔者以为边缘阅读是另类读书方式,也就是不受制于专业命题的学术,而尝试由专业学术边缘的某种文化关联,引发阅读人文、阅读社会人生的感悟,这种跨学科、多元文化思维的边缘位移可以得到较多的思考空间。所以,边缘阅读的好处是,吸纳知识不拘一格;读书文、读社会、读人生,不受学科与时空的限制,随手拈来便是;这有助于融会贯通的学术磨练。另类写作,也颇得自由,谈文说艺,论经议政,不恪守文体与题材的制约。当然,边缘阅读与另类话语写作,积累微薄知识,做点有感悟的随笔、札记。

边缘阅读,绝不意味是人文意识的边缘化,或说人文精神的退化。在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对文化语境的认同,对文化知识的吸纳和积淀,总是借助一种感悟获得某些感性或理性的认识,包含着探寻、追问与思考的过程,反省自己过来的阅读与写作。既没有回避现实,游离人文的关怀,也没有堕入崇尚世路,终是以一个学人的身份作默默的思考,而不是因阅读的边缘化而作自我的放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读书人在社会转型中心路历程的披露和收获。

众多资料表明,古今中外的许多有识之士,都强调要学习书本以外的知识。我国历史学家张舜徽说:“天地间有两种书:一是有字书,二是无字书。有字书,即白纸黑字的书本;无字书,便是万事万物之理,以及自然界和社会上的许多实际知识,除书本外,还应多读‘无字书’以扩大求知领域。”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阅读世界这部大书”;卢梭也认为“社会就是书”。

无字书的内容十分广博、深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花草是活书。树木是活书。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山川湖海,风云雷雨,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宝库,都是活的书。”这部宏大、深邃的“无字书”,需要我们去勤奋努力阅读,仔细深入思考。现代大作家沈从文幽默地说:“湘西是一本巨书,满目都是极好的文字,我的少年时代就是靠这本书生活的。”

--> 2022-03-24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53801.html 1 浅谈“边缘”和 “无字处”阅读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