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组
2021年,是我市建市以来极不寻常、极为艰难、极其难忘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安排,围绕中心找准方向,服务大局体现担当,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
持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政治根基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抓好理论武装和党性锻炼,引导党员干部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培训计划和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及省、市党代会精神,举办各类主体班、研讨班、专题班共16期,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市委主要领导通过视频系统向全市198个分会场1.6万名党员干部在线辅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带动各级领导干部登台讲课283次,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张家界一贯到底、落地生根。
——党性锤炼持续强化。扛牢“双重责任”全力配合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用好用活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色教育资源,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4469件,“五一”期间,两新工委开展“学史力行,优质服务”活动服务游客15万余人,经验被《中国组织人事报》推介。
精心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100名党员和50个党组织获全市“两优一先”表彰,10147名老党员获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力量。
——干部教育提质增效。聚焦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围绕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国企改革、税务管理等专题,组织市直单位1329名优秀干部到发达地区知名高校进修研学、充电赋能。打造出《十块银元见作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等一批精品课程,党员干部系统化、经常化、实战化教育培训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以市县乡集中换届为关键
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执政骨干队伍
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对标“五个好”要求,把坚持党的领导、鲜明用人导向、严肃换届纪律贯穿始终,精准、紧凑、务实推进市县乡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换届全程“零举报”“零信访”“零违规”,市“四大家”班子、市纪委班子满票当选,班子结构全部达到中央、省委要求,换出了新面貌、新气象、新作为。
——突出“四看四比”选人用人。深入开展看工作绩效、比全省排名先后,看联系项目、比工作推进快慢,看为民服务、比群众满意度高低,看风险管控、比负面问题有无“四看四比”主题活动,全年调整市管干部8批次396人次,一大批在脱贫攻坚、重点项目、疫情防控、信访维稳等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干部得到提拔重用,营造了“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良好生态,经验被《人民日报》推介。
——加快培养年轻干部。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发现培养选拔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强源头储备、基层历练和精准选用,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174名,持续选派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急难险重岗位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全年提拔使用“80后”处级干部26名,4名“80后”干部出任市直单位“一把手”。新一届班子中年轻干部配备比例居全省首位,我市在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持续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深化政治建设考察、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市本级批评教育、书面检查、诫勉28人。持续加大关心关爱力度,连续四年组织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健康体检,持续提高乡镇干部职工工资待遇。全市公务员晋升职级1139人次,遴选23名乡镇公务员到市直机关工作,公务员平时考核经验被《工人日报》头版刊发,并在全省业务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评选推荐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个、记一等功4名,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氛围更加浓厚。
以“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年”为载体
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聚焦群众需求、服务发展大局,持续打基础、补短板、破瓶颈,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深入落实省委“1+5”文件,出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十大行动方案,继续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推进”计划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年刚性投入1.2亿元,薄弱村减少54.12%。全市47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全部整顿到位。组织乡村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五个到户”,市县组织部班子成员带头办点示范,推动4.7万名党员干部结对45.5万农户,帮助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6983件。构建分级负责、责任捆绑、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择优选派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928支2171人。
——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做强城市社区“三联四建”、农村“四培四带”、服务全域旅游“创三优”、“标杆引领”创“三强”等党建品牌,“三联四建”经验在《光明日报》重大新闻版块专题报道,民宿党建经验被《人民日报》推介。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组织部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紧急下拨抗疫专项党费200余万元,积极推动市级领导联系指挥部各工作组、市级领导联系街道、市直机关包保社区、机关党员到小区“报到”,联合纪检监察部门下沉一线督查督战,动员全市2000余支突击队8万余名党员迅速集结,在医疗救助、隔离转运、社区防控等抗疫一线当先锋、作表率,为我市在全国同时段发生疫情的地区中率先实现新增病例“清零”,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不断优化党员教育管理。坚持提质增量并重,全年高标准发展党员4301名。全面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常态抓好“党建活动周”、党员冬春训等工作。认真做好各级党代表选举工作。探索农村流动党员分类管理新机制,经验被《湘组信息》推介。成立市委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协调小组,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联席会议制度,轮训党员54万人次。规范化推进“智慧党建”工作,“澧兰党建”APP、张家界红星网、张家界组工微信公众号等三大平台的宣传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以“五个一百”人才工程为重点
加快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人才高地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全市各级组织部门深入贯彻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人才高地。
——深入实施张家界人才行动计划。围绕张家界旅游立市、旅游兴市的最大实际,持续丰富完善张家界人才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五个一百”人才工程,每年从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引进400名左右专业人才,择优提拔重用100名左右引进人才,全年引进人才402人。组织实施文旅人才“优化”工程,成立文化旅游智库研究院,吸纳旅游领军人才54名,10名旅游营销创意人才荣获首批“鸽子花奖”,开办文旅人才培训班78期培训6332人,助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乡村产业人才倍增工程。建立“十带百、百联千、千育万”人才发展机制,组建专家服务督导团组5个,选聘100名人才服务专员,回引395名乡贤投资兴业,发放200张创新创业金卡,为产业人才担保贷款7950万元,带动发展2578名高素质农民,经验做法被《省委改革调研专报》《中国组织人事报》《省委要情汇报》推介。
——创新探索党管人才“账单式”管理机制。印发《党管人才“账单式”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完善市委常委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机制,举办高层次人才国情省情市情研修班,升级家属优待就业、子女就近就学等贴心服务,全年落实人才发展专项资金806.49万元,发放人才绿卡75张,进一步营造了近悦远来的良好人才生态。
风正时济扬帆起,击鼓催征开新局。2022年,全市各级组织部门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永葆“闯创干”的精神,努力开创张家界组织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提供坚强组织保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