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们村的闲置土地全部利用起来了,到年底老百姓会增加一万元以上的收入。”近段时间,桑植县竹叶坪乡浸峪村的村民们加快耕地、选种、备肥工作,掀起春耕备耕热潮,村民罗元增对今年的收成充满期待。
种植现场,村民们分工明确,使用锄头、铲子等种植工具,种下黄柏和箬竹幼苗。据悉,浸峪村村集体产业项目总投资396.2万元,前期已经完成选址和土地平整工作,3月底将完成1000亩的黄柏间作箬竹的种植。
浸峪村党支部书记高德军告诉记者,浸峪村有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村“两委”通过反复研究决定把荒山资源利用起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带动更多的村民灵活就业。
除了大面积种植黄柏箬竹,浸峪村还建立了蔬菜基地,采用“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带动30多户村民种植了一百多亩蔬菜,每亩能产生5000多元的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浸峪村认真做好产业规划、春耕春管、农资储备、技术指导等工作,不荒废全村每一寸土地,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本报记者 向文 通讯员 唐藤 郭子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