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2年03月06日

山里菜进省城

本报记者 吴献党 通讯员 罗元满 张洪

立春虽过,春寒料峭。

在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的农村田野,记者目睹了一幅“人勤春来早、虎啸开新局”的美丽画卷。

2月22日,在湖南绿农九州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三官寺土家族乡胡家坪村经济合作社合作兴建的52.5亩示范基地里,6名身穿雨衣的大姐正在冒雨扯蒜苗、摘菜苔。

“这白菜苔又嫰又壮,几根就是一大把。”“今天虽冷,几个小时就有80块钱,心里还是暖和。”大姐们一边忙活着手上的事儿,一边拉着家常。

“大家手脚麻利点,今天的菜下午1点必须装车送到长沙的。”基地负责人一边劳作,一边提醒大家。

“你们冒雨采摘,想必收益还好吧?”记者话音刚落,基地负责人胡开雄便开了腔:“去年10月份建成这个基地,我在这里负责种植管理,年工资开的3万(元)。常年用工将近10个(人),最多时20多个(人),月工资搞得到2400元以上,中午还管餐饭。还有就是,我们(胡家坪)村每年能增加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踏着泥泞,记者又来到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张家溶村。张家界狮象坪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287亩蔬菜漫山遍野,扮绿田野,长势喜人。

山坡菜地里,4名大姐正在采摘红菜苔,一把一扎,放进柴背;一背装满,转至菜筐。在大白菜田里,一拨男人拔起大白菜,分拣装车。

在装车旁,市场对接负责人赵群政自豪地说,“这次共装运了大白菜、白菜苔、红菜苔、蒜苗和香菜等6个品种,保守估算,这一趟有2000元以上的净收入。”

产业发展党指引,农民增收靠能人。记者感觉,三官寺土家族乡正是有了一批能人组建的专业合作社,才使田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增长。

“目前,我们全乡2个专业合作社共种植蔬菜330多亩,因地制宜种植白菜、香菜、南瓜、冬瓜、蒜苗等20多个品种蔬菜,已实现年收入 200多万元,100多名农民就近务工增收、土地流转收入60多万元。”三官寺土家族乡集体经济产业发展办主任赵世锐介绍说,“下一步,全乡工作重点将转向示范引领,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实现增效增收,给力乡村振兴。”

--> 2022-03-06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52985.html 1 山里菜进省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