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2年03月03日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读方欣来《湘路》有感

□杨锋均

《湘路》是一本公路人写公路事的长篇报告文学,作为同行,读起来格外亲切。所谓内行看门道,身为一名道路桥梁与隧道工程师和典型的工科男,我关注更多的则是那些修路与架桥的故事。

众所周知,不管是修路还是架桥都是靠行业标准、施工工艺和技术数据堆砌而成的。如果要我们技术人员写一座桥梁修建的过程,估计通篇都是专业术语和阿拉伯数字,读起来不但晦涩难懂还枯燥无味。但是方欣来笔下的乌巢河大桥、黄虎港大桥、岳阳洞庭大桥等桥梁的修建过程读起来却像读一篇散文一样细腻而温柔,情深之处,连我这个八尺男儿也湿了眼眶。

从她的文字中我突然就理解了金庸笔下那些武林高手为何要打通任督二脉后武功才会精进。如《通往春天的大石桥》中连通骆驼村和腊尔山镇的乌巢河大桥,就是这样一座给大山打通任督二脉的桥梁。乌巢河大桥的建成,从县城到腊尔山镇的距离缩短了33公里,让进城这事儿一下子就变得容易起来。当时的交通部部长王首道还为这座长241米、高42米、宽8米、主拱跨径120米的石拱桥亲笔题下:天下第一大石桥!大桥完工拆架子那天,白发苍苍的工程师田云跃站在桥上喊:“你们放心拆吧,我就站在这里。”看到这里,我泪目了。田老前辈这份笃定与自信来自哪里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丰富的工作阅历和对公路事业的热爱。

当年令狐冲为躲避左冷禅的追杀,一路飞奔到河边在一只小船中藏身,并认识了魔教的曲洋。如果当时那条河上有座桥,金庸会怎么写呢?答案无从得知。但方欣来写岳阳洞庭大桥的建设却真实的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写实的手法直击我的内心。在《告别是一场开始》中,“渡口是一座桥的起点,是生命的另一种延续。”只这一句便让我的思绪飘了很远。作为同行,我深知建设这座桥背后付出的艰辛。当这座耗时四年、长5747.8米、宽20米、4车道、设计时速60公里每小时的三塔斜拉桥像一条彩虹横跨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上,北门渡,便成了历史。这块古老的土地,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湖南多水,“湘、资、沅、澧”四条水系横贯其中,滋润着三湘大地。从古至今,在此江水之上有多少座桥横跨其上,我不得而知。但“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壮丽景象我却可以想象。

读完《湘路》才知道,1949年整个湖南省公路仅3124公里,经过72年的发展,现在公路里程已有24.1万公里之多。这样的变化,作为公路人,怎能不感动!

感谢《湘路》作者方欣来,让湖南公路人终于有了一本属于我们自己的书;感谢路二代方欣来,让同为路二代的我对公路前景满怀憧憬。如果有机会再出一本《湘路》续集,希望把张家界辖区内那些蜿蜒的公路和绝美风景收录其中。

--> 2022-03-03 ——读方欣来《湘路》有感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52840.html 1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