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泽清 万志华
王杨,自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始终以一名优秀的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果敢坚毅,敢于担当,勤勉上进,深受学生喜爱、家长欢迎和领导信任。
三尺讲台,一颗红心。以谦逊的姿态诠释青年教师的模样,这一直是王杨的真实写照,也是她的执着追求。
爱岗敬业勇担当
在崇实南校机场校区工作的4年时间里,王杨一直尽心尽责、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
在学校,除了担任数学主课老师外,王杨还任德育处主任、学校第四党支部宣传委员等职务。除了常规的教育教学任务外,日常规定性、临时性和紧急性任务也非常繁重。
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王杨从来没有退缩,而是随叫随到,从来都是无怨无悔的接受并且高质量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工作任务。
为此,有些同事经常调侃,杨杨老师,不是都下班了吗,你怎么还不回去,你是把学校当家了吗?王杨总是微微一笑的回答,我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完呢,你们先回吧。
在王杨看来,这是学校和组织对她的信任,面对工作任务和压力,她应该尽心尽责,不负众望。
特别是自2021年8月疫情防控期间,正值假期的王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参加一线核酸检测服务工作,为张家界疫情防控的胜利贡献了力量。
假期结束后,为了严格落实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王杨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中,主动参与学校的疫情防控执勤工作。时刻坚守岗位,最后离开学校,确保了全校安全。
关爱学生重德育
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王杨非常注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她认为,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作为德育处主任,王杨始终将自己摆进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中,善于抓住每一个德育契机教育每一个学生。
在教学中,她努力结合教学坚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同时,还注意用自己的爱心和关心去教育帮助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在对待学生不以成绩定优劣,给予每一位学生应有和同等的关注。她的公正、公平、真诚、无私与爱,赢得学生的喜爱、尊敬与亲近。
由于学校位于城乡结合处,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特殊的生源。学校有许多农村孩子,随着父母的外出务工,部分孩子成了留守儿童。
为了帮助这部分留守儿童,王杨制定出了一套完善的帮扶计划与措施,从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入手,全面关注这部分孩子的成长。
王杨说,小学生尚未经风雨、见世面,尤其是留守儿童,理应加倍关心呵护,关心他们要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既关心其学习生活,又关心其身心健康。学生们的学习、生活都不太适应,她率先垂范,关照他们,为避免烫伤孩子们,她给一个个孩子示范打开水;天气骤热或急剧降温的时候,她接管同学们一日三餐按时去餐厅吃饭,关照他们穿衣服注意冷暖。有的学生犯胃病了,她主动和家长联系帮孩子看病。学生倍感温暖,深受感动,一个女孩激动地对她说,老师,我感觉您就像我的妈妈!王杨笑着回答,我是不是更像姐姐?
在王杨的关心、关注和帮助下,许多在别人眼中的问题学生在她的教育和帮助下逐渐变的阳光开朗、积极向上。
刻苦钻研提素质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王杨对工作一直兢兢业业,从来不挑拣工作,不拈轻怕重,而是服从组织安排,积极和其他教师一起潜心探讨工作,用心教书育人。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王杨认为,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
王杨把提高自己的师能当作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的一个目标去追求。平时刻苦学习理论和文化知识,不断提升理论知识水平。教学上更是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广采他山之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崇实南校机场校区工作的四年时间,凭着对工作的强烈责任心,王杨曾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名优教师”等荣誉称号。
工作家庭两不误
王杨热爱自己工作的同时,也非常关心家庭,珍惜家人。
王杨的丈夫曾是一名边防军人,2019年部队集体转隶,成了一名移民警察。从“军嫂”到“警嫂”,身份在变,不变的是坚守、是奉献、是付出、是挚爱……一个柔弱的女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作为“军嫂”“警嫂”的责任与担当,为家庭为丈夫的事业撑起了“半边天”,扛下了生活中的所有艰辛。
2017年,王杨的父亲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虽然通过长期的住院治疗,生命得以延续,但长期的药物治疗和化疗,导致身体状态日渐下滑。工作繁忙的王杨,平时没时间照看自己的父亲,每当休息时间,第一件事就是回去看看自己的父亲,陪父亲聊聊天,给父亲带点他爱吃的东西,用力弥补自己平时因工作忙无法陪伴的遗憾。
这就是王杨,一个坚毅执着的老师,以一颗炽热的心专注于她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以一种饱满的热情影响身边的同事们,以一颗博爱之心关爱每一个学生。王杨以谦虚的姿态努力诠释着当代青年应有的模样,诠释了教师的奉献与担当。她说,不管自己在教育岗位上走多远,也要保持初心,教好书、育好人,为学生奉献,为教育事业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