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1年12月27日

为营商环境撑起法治晴空

——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王妍 通讯员 陶涛

率先探索制定的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在全省法院推广;

民商事案件调解率连续四年位居全省法院第一;

“黑财清底”执行到位总金额1.2亿元,执行到位率91.09%;

贺龙体育中心项目有望“破茧重生”,涉京凌宾馆等疑难复杂破产案件顺利审结;

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的执行合同指标在2020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全省第三。

……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五年来,全市两级法院党组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主基调,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审判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提升年、巩固年、深化年活动,立足“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强化诉源治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加快破产案件办理,激活“提质效、解纠纷、防风险、增便利”动力源,赋能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压实责任 盯紧关键指标

从成立以党组书记、院长壮晓阳任组长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到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保护民营企业发展十项措施》《涉民营企业产权纠纷申诉案件工作意见》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再到召开全市法院工作推进会、座谈会、督导会……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始终将为营商环境提供优质司法保障作为全市法院的“一号工程”,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全市法院干警中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理念,明确各区县法院和各部门职责任务,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式实施,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根见效。

“畅通市场主体退出通道、降低破产案件办理耗时、优化市场主体运行环境,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工作措施、牵头部门、责任部门……”阶段性的《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责任分工表》犹如一张张“军令状”,直面 “痛点”“堵点”问题,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督查倒逼落实,确保把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具体工作抓实抓细。

精神上吃住劲是为了行动上铆住劲。仅今年,全市法院干警就主动深入辖区82家重点项目、民营企业调研,协调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98个,有针对性地提出法律意见建议119条,引导企业规避经营法律风险,提升依法治企的能力水平,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贡献法院力量。

科技支撑 推进多元解纷

走进全市法院各诉讼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区、自助立案区、立案服务区、信访服务区等区域布局合理,各服务窗口、工作区的法院干警都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全面推进立案登记制、纵深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协同推进审判辅助性、事务性工作集约办理……全市法院借力信息化技术支撑,全面优化诉讼服务中心功能,完成了诉讼服务中心的改造升级,加快建设“24小时法院”,全面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立案、交费、查询、诉状自动生成等20余项诉讼服务实现线上办理,“云柜”成为法官与当事人材料交接“中转站”,“湖南移动微法院”“在途速裁”APP等“云调解”“云审理”平台让诉讼实现零距离、全时空。

借着建设智慧法院的东风,信息化建设的红利在司法服务全领域得到充分释放。当事人既可以到诉讼服务中心现场立案、自助立案,也可以通过“湖南移动微法院”小程序进行网上立案,还能通过家门口的法院就近跨域立案,让群众办事更便捷,让司法服务更高效,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五年来,全市法院网上立案1246件,跨域立案130件,电子送达61358次,司法网拍4.43亿元。

立足职能,保护市场主体

执法办案是人民法院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载体。

在审判环节,为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全市法院全面发挥刑事审判职能,把好涉企案件入罪关口,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对企业家非必要不羁押、非必要不判处实刑。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严惩破坏经济社会秩序的“村霸”“行霸”“市霸”。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审结一审涉黑恶案件63件409人,实现“案件清结”。

为服务创新开放发展,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动制定《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实施方案》,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21件,田某某诉胖嫂打鼓皮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入选“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在执行领域,全市法院一方面,坚守法律底线,加大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效率,快速帮助民营企业回笼资金。另一方面,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严禁超标的查封和乱查封,杜绝过度执行和乱执行,运用绿色通道、活封活扣、信用修复等执行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活动对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利影响,传递司法温度,实现“放水养鱼”。

为营造诚信经营法治环境,全市法院联合相关单位探索建立被执行人失信惩戒制度和信用修复制度,完善失信联合惩戒体系。五年来,公开失信被执行人信息2620人次,限制高消费8877人,司法拘留880人,移送追究拒执罪59人。

多措并举 加速破产审判

贺龙体育中心项目是市重点民生工程,历经时间长,群众关注度高。为推动贺龙体育中心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得到顺利解决,依法办理相关破产案件,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强府院联动,与相关职能部门多次召开专题会、联席会、推进会,推动重大疑难问题得到妥善处理。当前,破产程序中的复工续建已接近尾声,以网络会议形式召开的第二次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破产财产变价方案及破产财产分配方案,破产清算工作已进入攻坚阶段。

成绩的背后是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强审判专业化建设、规范破产审判工作流程、深化企业破产府院协调机制等一系列举措的有力支撑。

为推动企业破产处置市场化、法治化,全市法院环环相扣系统推进破产审判工作,建立健全府院协调机制,联合税务、财政等职能部门共同化解破产案件中涉及的费用欠缺、税费减免、工商变更、信用修复等难题,降低企业破产处置制度性成本。

为提升破产案件办理质效,全市法院扎实开展破产积案清理专项行动,建立领导干部包案制度,多次召开调度会,督导破产案件“加速”办结。五年来,审结破产案件78件,促进“僵尸企业”依法有序退出市场,推动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借助司法程序实现“涅槃重生”。

厚植沃土兴万木。全市法院将聚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目标,完善制度保障、强化审判职能、创新服务举措、延伸司法功能,通过加强“软环境”建设,实现“硬指标”提升,共同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 2021-12-27 ——全市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50578.html 1 为营商环境撑起法治晴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