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1年12月09日

条条绿水出源头 悠悠碧波入洞庭

——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五年工作综述

上官智慧 李学文 吴鼎 龚政

初冬的张家界,秀水八百更灵动。

11月30日,当余晖洒落,主城区的澧水河上粼粼波光,只见防洪堤上,三五行人,怡然悠闲;沿线河畔,高楼倒影,随波摇曳。这俨然一幅画中美景,其背后得益于张家界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

2017年以来,张家界全面推行河长制,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为总目标。截至目前,一批河库突出问题得到解决,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国控、省控监测断面均稳定达到Ⅱ类水质,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全省排名靠前。

提高站位,河长履职,建立体系有担当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献辞中说。号令一经发出,工作即刻行动。

于是,张家界果断扛起澧水源头保护的政治责任。2017年2月召开实施河长制工作动员大会,部署相关工作;再往后,相继出台方案和制度、签发7道总河长令、建立“河长+警长”“ 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等。

“要把生态绿色张家界的名片擦得更亮!”市委书记、市第一总河长刘革安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就要扛牢澧水源头保护的政治责任,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总河长王洪斌说,要以争先创优为目标,抓实河长履职,全面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实落细,让张家界的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

为此,一场如此高位推动的爱河、护河大战于三千奇峰、秀水八百间打响。

武陵源区协合乡杨家坪村依山而立、傍水而生,但由于村民环保意识淡薄,家畜粪便、生活污水曾一度直排入河,导致垃圾遍地、臭气熏天,活生生地将绿色资源变成旅游发展短板。

“必须结合实际,让青山绿水回归,让村民吃上生态饭。”随着河长制工作深入推进,协和乡党委、政府牢牢把握发展大势,统筹推进河长制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实施合作桥溪沿线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并通过设置巡河保洁员岗位、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完成配套周边村居污水管网改造等措施,合作桥溪旧貌换新颜,实现了河道畅通、水清岸绿、游道整洁、环境优美,杨家坪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名村。

与此同时,直面问题抓整改是各级河长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今年,水利部卫星遥感发现交办“慈利县零阳镇民和村零溪河道右岸,占地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的厂房建筑,紧邻主河道问题”等7个零溪河历史遗留问题。慈利县零溪河县级河长召开问题整改专题会,协调督办、调度整改并督促万福温泉积极整改,拆除洗衣房,企业支出费用200多万元。7个问题全部完成整改。

“河长制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河长办主任尚生龙表示,河长制工作不仅擦亮了张家界的名片,还为张家界打造全域旅游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生态绿色红利。

(下转8版)

--> 2021-12-09 ——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五年工作综述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49919.html 1 条条绿水出源头 悠悠碧波入洞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