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1年11月16日

吴愈满: 67年至善心未老 暖似冬阳养非亲

通讯员 谷绍楠 全江玲

“老弟烤火了,外面冷。”11月9日,在慈利县高峰土家族乡干洞河村2组一个小院里,85岁吴愈满招呼着71岁的“老弟”文际林烤火暖身。

此时刚过立冬,天气骤冷。在微烟萦绕的农家小屋里,一把烧得漆黑的水壶正发出轻快的口哨声,与屋外普照的冬阳一起暖透了干洞河村人心。

文际林来到吴愈满家里67年了,两人银发满头,身体和思想早已不再年轻。但是吴愈满现在还能回忆起当时的模样,时有感慨,时有庆幸。那时,吴愈满成婚才一年,自己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下决心要照顾非亲非故、眼盲瘫痪的姐弟俩并不容易:“没有人养,我来养,我管他们一生。”

矢志不渝,大爱无疆

1954年,当得到公公婆婆的大力支持之后,这位成婚才一年的土家姑娘吴愈满,开始了对非亲非故、眼盲身残的文际林、文申英长达67年的照顾。

“我妈照顾我这个叔叔,吃喝拉撒都是她一个人搞,要是搞不动了,就喊后人帮衬一下。”吴愈满的儿媳朱琳华说起她,眼睛里既有笑意也有深深的佩服,她的故事早被干洞河村儿女熟知,也成为他们的榜样。当生命之光洒在文际林身上,吴愈满的至善之举也温暖干洞河村一个又一个冬天。

吴愈满婚后生了四女三子,加上公婆、亲生爸妈和文际林、文申英姐弟,一大家子人需要她和老伴儿照顾。也有人劝她不要那么辛苦,她说:“我担心老弟,还是得承担起照料的责任。他是个活生生的人,说好管他,就绝对不能放弃他。”

在这个大家庭里,吴愈满他们从始至终就没把文际林当外人,逢年过节都是仪式感十足,别人有的,他绝对不会少。每天吃饭做事也不会让文际林落单,走到哪里搀扶到哪里。久而久之,这个已经20余口人的大家庭拧成了一股绳,越来越安稳和睦,弟兄妯娌之间团结友爱,邻居们也喜欢这里的人情味儿。

树有千尺,不忘根本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只有善良传递带来的机缘。吴愈满脸上刀刻岁月痕迹,常年劳作使得她肤色若有铜光,眼睛始终质朴干净。

门前是吴愈满种的菜地、黄豆地,她自己还养了八头猪。说起家里的生产,吴愈满神情显得很不一样:“玉米种了2亩地,成熟后粉碎给猪吃,所以我养的猪才肥呢。”

“公公和婆婆他们本来人就德行好,我结婚这么多年也事事都考虑到我。所以我才敢没有顾虑照料老弟这么多年。”吴愈满边喂猪边感慨,要是没有遇到那么好的公婆,还有这么多孝顺的儿女们,漫长的照顾之路恐怕很艰难。

十八岁时,她暗暗下决心,要好人做到底。没有想到这好事一做就是67年。

吴愈满现在85岁了,和所有老人一样,身子骨不似以前硬朗,在黄豆地捆黄豆秸秆时,明显很吃力。儿子、儿媳赶紧上前帮忙,不敢让老人累着,老人却坚持一趟趟搬运散落在田间的秸秆,不一会儿地里的黄豆秸秆被收捡到一起,三人合作,一捆捆的“收获”带来丰收的喜悦。

文际林眼睛看不见,坐在饭厅门口晒太阳,旁边的花猫不时蹭着腿肚子,发出咕咕的声音,而他始终安静得听着不远处他们的交谈,任由一种平凡又伟大的温情流动。

纯善有继,赓续感人

上午9点,吴愈满忙完一切,将盛满饭菜的碗,手把手递送到文际林手中,两人这才开始了早上的第一餐。简单的合渣、米豆腐、炒菜,冒着热气,与窗外的光互动下,盈满普通农家人的烟火气。

“平时就是这么做的,很普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吴愈满面对称赞时,只是腼腆笑了笑,解释自己并没有什么大贡献,虽然老弟和她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早已经是亲人,亲人就是要不离不弃。有时,她也感到遗憾:“我从没出过远门,也不在别人家里吃饭过夜,嫁女也没有到女儿女婿那里住过一晚。”

农家汉子不善言辞,农家妇女朴素直爽,将老人的善举看在眼里,也默默付诸行动,减轻年迈老母亲的负担:“我妈真的很辛苦。年纪这么大了,依旧有忙不完的事情,我们多帮忙一点是一点。”吴愈满无微不至照顾文际林,吃饭送到手里,洗衣剪发一手包办,能自己照料的就不假手于人。

“老人照顾一个非亲非故的残疾人,特别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能够不离不弃很不容易。尤其是在他生病时,自己卖猪、卖粮食也要为他治病,从来没有向社会和村里提出要求。”干洞河村的村书记谷祥表示,吴愈满的至纯至善满影响了一代一代干洞河人,整个村的民风家风都有所改变。

60岁的大儿子文春清更是耳濡目染:“我们教育儿女也要跟他们的爷爷奶奶一样,传承好的家风,孝老爱亲,大爱无私。

--> 2021-11-16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48710.html 1 吴愈满: 67年至善心未老 暖似冬阳养非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