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1年09月06日

古人巧改诗词

江 舟

北宋庆历年间,苏轼在他的老家四川眉山城西的一所乡村学校里读书。有一天,他的老师刘微之在上课前给学生们念了一首《鹭鸶诗》,然后要他们评议。刘先生说:“这是为师近日所作,大家评一评,议一议,看看是否有可修改的地方?”许多学生听了这首诗,禁不住啧啧称赞,唯独苏轼面有疑难之色。刘先生慢慢踱到苏轼跟前,问道:“子瞻,你看为师的这首诗有什么毛病?”苏轼拾起头来看了看老师,然后不慌不忙地站起身来回答说:“先生诗中的最后两句“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这‘雪片’是不是鹭鸶身上掉下的羽毛?”刘先生高兴地说:“你说得对。依你看,应该怎么改?”苏轼回答道:“我曾见过鹭鸶,也见过池塘边常有蒹葭,白鹭鸶一惊飞起,白雪似的羽毛便落在蒹葭上,所以,依学生愚见,不如把‘逐风斜’改为‘落蒹葭'。不知先生以为如何?”刘先生听后大加赞赏,禁不住反复吟诵:“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越吟越觉得有道理,刘先生兴奋地对全体学生讲道:“子瞻改我的诗,改得好!‘落蒹葭’三字不仅符合事理,而且还把水边芦苇的茂密程度也描绘出来了。”

有一天,苏轼、苏小妹与苏门弟子黄庭坚三人在一起闲聊。苏小妹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两句诗来,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并对苏轼与黄庭坚说:“在这两句之中各加一个字作腰,你们说加什么好呢?”苏轼又将这两句诗吟诵了一遍说:“加‘摇’‘映’两个字吧,说成‘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苏小妹说:“摇字只能说明柳枝的动态;映字有些乏味,不好不好。” 苏轼又换了两个字:“那就改成‘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吧。”苏小妹摇摇头说:“舞、隐二字还不够传神,仍不够理想。”黄庭坚一看师兄两次加的字都被苏小妹否定了,自己也就不敢发表意见了,于是他就请苏小妹加字。苏小妹在这两句诗中加了“扶”、“失”二字,改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这“扶”字使“风”人格化了,描绘了“轻风”对“细柳”的亲呢之情;这“失”字,表现了月下景物的朦胧美。苏轼、黄庭坚听后,都拍手叫绝。

著名词人辛弃疾在练兵或办理公事之余,还经常写词言志。他每有新作,总要宴请宾客,让歌妓将新作唱给宾客们听。之后,便请宾客对新作提出批评意见。有一次,在宴会上辛弃疾让歌妓唱他的旧作《贺新郎》和新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宾客们提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意见,辛弃疾有些失望,最后他就把目光转向了坐在席侧的岳飞之孙少年岳珂身上。由于辛弃疾的再三相问,岳珂见这位老前辈态度诚恳,于是就大胆地提出了对这两首词的看法。他认为《贺新郎》虽豪视一世,但首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与尾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前后诗意有些重复;而新作《永遇乐》,连用四个典故,典故似乎过多。辛弃疾听后大喜,举杯对宾客们说:“岳公子的意见正中我的痼疾!”此后,他数十次地修改自己的作品,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 2021-09-06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46521.html 1 古人巧改诗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