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妍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突发,一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战“疫”迅速打响。市委老干部局自觉扛起社会责任,连续奋战在名流园社区、卡点等疫情防控一线,以务实、勤勉、高效的工作作风,在社区抗疫战场出点子、解难题、办实事,以战斗的姿态和迎难而上的行动,诠释着老干部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
闻令而动,尽锐出击,当好疫情防控“战斗员”
社区是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最有效的防线。为缓解社区疫情防控压力,8月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包保工作会议,要求所有市直单位下沉社区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市委既然明确老干局包保名流园,我们就必须义不容辞扛起责任。”当天下午4点30分,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李雪清率包保社区工作组7名干部全部赶到名流园社区报到,充实壮大疫情防控基层力量,同社区工作人员一道联防联控,共抗疫情。
当天,市委老干部局包保社区工作组在实地勘查界址、座谈了解情况后,连夜与社区一起拿出工作方案,整合工作力量,全员进入24小时战备值班状态。
为了抢时间、拼速度,8月6日以来,包保社区工作组靠前指挥、率先示范,从早上8点到晚上11点,连续3天战斗在防控一线,顶着炎炎烈日巡逻值守,走遍社区死角摸排问题,协调推进核酸检测登记。一时间社区办公室、网格卡点、小区楼道……到处都是他们拼搏战斗的身影。
科学施策,并肩作战,当好疫情防控“指挥员”
“社区辖区内有成片的自建房,巷道多、人员密集,这是工作难点。”名流园社区党支部书记侯国定介绍,社区实时居住人数3588人,除民惠家园二期、张管局宿舍、林管站宿舍之外,其余都为自建房居民,区域地形复杂,巷道多,防控难度相对较大。
针对社区村道多巷口多出口多且人员结构复杂的实际情况,包保社区工作组第一时间封闭部分出口,建立4个防疫网格,每一名班子成员负责一个网格,一个科级干部担任一个网格联络员。同时,工作组摸清驻社区国家公职人员的底数,将已在社区报到的国家公职人员、党员划分到4个防疫网格下的49个微网格,由国家公职人员担任栋长巷长单元长,包栋包巷,责任到户到人。
“为了确保人员统计不漏一户,核酸检测不漏一人,我们用最原始的办法逐一核实辖区内实居人数。”李雪清介绍,为摸清实际居住人员底数,包保组率先开展入户核查行动,通过细分片区、包户到人,逐一上门核实后将信息录入电脑,反复4轮后通宵达旦建立台账。在每轮核酸检测过后,包保组及时地将参加检测的人员与实际居住的人员进行大数据比对,比对不上的就一个个打电话核实,对于确实漏检的,再报办事处派医生补检,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此外,为保证人员不聚集不扎堆,包保组还积极协调医护人员,将原来的一个检测点增加到三个点,并让工作人员分时段、分巷道通知社区居民完成核酸检测。
初心不忘,使命在肩,当好疫情防控“服务员”
“龚大哥,这是送您的一些生活物资,请您收好。”“陈阿姨,您家几口人?最近生活有什么困难吗?”8月22日上午10点许,包保组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走进社区困难户,一家一户送上生活必需品,嘘寒问暖登记个人信息。
自8月6日以来,包保组在严格依法管理的同时,用心用情,任劳任怨,耐心细心礼貌地向社区群众宣讲抗疫政策法规和防疫知识,把防控工作做得既扎实到位又更接地气;心系身边弱势群体,打出防疫“温情牌”,协助社区党组织对社区困难群体、独居的特殊群体以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进行了登记建册;及时接送集中隔离期满返回社区人员,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关爱。
“在特殊时刻,在紧要关头,我们班子成员、党员干部永远走在前面。”副局长谭国贵在社区巡逻时不慎摔倒,简单处理伤口后他便继续处理工作;四级调研员何艳湘连续作战胃病复发,她放弃调休,选择忍痛坚守岗位……没有瞻前顾后,没有迟疑推诿,“白加黑”的工作模式、病毒传染的风险阻挡不了他们尽职尽责的热诚;披星戴月、炎炎烈日挡不住他们坚守的脚步。他们坚守的不仅仅是岗位,更是共产党员的一颗初心。
此外,为确保广大离退休干部的安全健康,市委老干部局第一时间下令关闭老干部活动中心、市老干部大学等所有活动和教学场所,并利用微信公众号发布《致全市离退休干部的疫情防控倡议书》《致全市离退休干部接种新冠疫苗倡议书》,号召全市老干部、老党员提高政治站位,正确认识疫情防控工作,发挥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教育引导亲朋邻里共同做好群防群控工作。
李雪清表示,当前疫情形势已经好转,下一步包保组将重点抓物资保供、健康监测和集中隔离期满返回社区人员的管控和监测等工作,与社区工作者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共担守土之责,为辖区居民筑牢“疫情防控堡垒”,时刻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