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1年08月25日

敢拼命的“亚哥”

本报通讯员

李亚,是市中医医院的急诊科护士,本轮疫情来临之前,李亚刚结束3天3夜的急诊任务。

“叮!”信息响起,李亚打开了医院的通知。“疫情?德尔塔?张家界?!”李亚坐直了身子,开始编辑短信:“护士长,我请缨去前线,家里我已经安排好了,请你一定要优先选择我!”回到家里的李亚不敢见儿子,心虚地告诉丈夫已经请战。丈夫沉默一会儿:“新冠?”丈夫:“不见见孩子?”李亚:“不了,不然跑不掉了,你晚上记得冲牛奶,空调开26度,每天20道题假期作业……”丈夫:“你交代这么多,我好慌,真的没危险吗?”李亚一阵沉默,丈夫沉默许久,站起来递给李亚干净的护士服,拍拍李亚的肩膀,说道:“去吧,战士,我和孩子在家等你回来。可别输了,我和孩子说你去当几天超人。”李亚接过她的白色战袍,看了一眼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孩子,转身出了门。

当晚8点,李亚来到了张家界航院方舱实验室。她的工作是重要且危险的一环——院感员,主要职责是管理样品和防止交叉感染,保护好方舱医院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要做的就是将核酸样本及由其产生的所有医疗垃圾,万无一失地处理得干干净净。一旦医疗垃圾有所堆积,或者处理标准规范遭到低标准执行,引起交叉感染的后果,将不可想象。除了打起十二分精神严格执行医疗废品的执行规范以外,李亚还身兼统筹设计师,不断设计和优化着分区、动线、标本通道、人行通道、医疗通道、废品运送通道等等,既要杜绝交叉管理,又不影响方舱实验室的正常高效运营。

第一天的工作是相对“清闲”的,只有13个小时。李亚是小个子,每天要面对着400多箱的医疗垃圾。如果今天处理不完,随着每日防控力度的增加,医疗样本只会越来越多。最后会淹没方舱实验室。而医疗废品的滞留时间,直接和交叉感染的风险挂钩。可上哪儿找到这么多能高标准处理医疗废品的人员?这是考验李亚应变能力的时刻。

李亚管理了一个临时志愿者团队,成员全部由非医务人员组成。两天时间内,她对她的团队进行高标准、高效的医疗废品处理规范和流程培训。在那以后的20天内,团队都完美执行了所有医疗废品的高标准处理。

平均38摄氏度高温、日均约500箱医疗废品、日均工作时16小时以上,这看着都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工作只是基本操作。身为资深急诊科护士的李亚,还需要处理各种紧急医疗救援,大到肢体受创、小到志愿者肚子痛,她都要上。在方舱实验室里面的工作人员都称呼李亚为“亚哥”,因为这时候的李亚有着比男生更拼命的做事态度,还有比男生更干脆说干就干的魄力!

--> 2021-08-25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46137.html 1 敢拼命的“亚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