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献党 通讯员 朱标 周海涛
老周大名周克强,今年58岁,慈利县零阳镇白云社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因为人豪爽,办事雷厉风行,敢讲直话,被社区党委临时委任为白云路口健康检测交通值守卡口“卡长”。
宣传:做好功课战疫情
卡长,“官”小但事儿多。尤其是白云卡点,常住人口3000多人,加上黑峪湾粮库、电力培训基地、超市蔬菜供应基地,几千人进进出出,事儿更多。这些,对于早些时候常年跑车的老周来说并非难事。但值守的头一天,他却遇上了一个难缠的对头,这位对头的提问让老周犯了难:“老周,你是我们这个路口的卡长,我问你,啥叫德尔塔?这个病毒危害有多大?答出来我就服你……”一连串的发问把这个仅初中毕业的硬汉子问住了。
说实话,上岗时,老周也临时学了几个重要文件,但对德尔塔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答不上,老周耳红脖子粗,幸好,卡点的一位年轻队员帮他作了答,替他解了围。
自已不熟悉政策,怎么能去说服别人?从此,老周文件不离手,政策不离口,需要执行的政策背得滚瓜乱熟,工作起来顺风顺水。
执行:生人熟人一个样
因是本地人,老周抬头都是熟人。而卡口执行的是国家防控政策,稍有偏差,引起的是疫情病毒的侵入,后果不堪设想。打从担任卡长的那天起,老周在卡点执勤,就要求自己一碗水端平,政策面前生人熟人一个样。
8月3日早上6点多钟,一个70多岁的老头骑着无牌电动摩托车载着一个小孩来到卡口,被工作人员拦下接受检查。“我住白云二组,前几天去一中带孙儿读书,今天回家来的,不信你们问问老周,他是我邻居。”
正好,老周来到卡口。原来这爷孙俩没接种,一个老人机无法提供健康码、行程码,怎么办?最后老周把他们送到社区处理。自7月30日卡点启动至今,像这种被老周劝返和处理的亲戚朋友就有20多人。一位打着幌子想通过卡口外出办事的居民被劝返后说:“你老周做到了一碗水端平,我服!”
服务:背水的样子很帅
所有小区一律关闭,居民一律居家隔离……随着管控措施的升级,居民生活物资的供应也难以达到平时的状态,有的生病老人买药难以及时保证。为避免人员扎堆,老周负责的卡口成了物资中转站,而老周和卡口工作人员则成了物资传递员。
哪家有生病的老人需要买药,哪家的饮用水喝得差不多了需要再送……老周都一一记在心里,他的手机号码成了居民的服务热线。田婶手机不能发信息了,他安排卡口工作人员帮助处理到位;张伯晚上没有降压药了,他让网格员连夜买回;有几户蔬菜没了,他打电话给超市送货。有一次,白云二组一位姓张的40多岁大姐来到卡囗取桶装水,因不能过卡,老周背起水就送过了卡,张姐调侃说:“老周背水的样子很帅!”
卡点启动10多天来,老周为居民提供服务百余次,成了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