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市医保部门紧急拨付资金,开辟绿色通道,创新服务模式,采取一系列硬核举措织密抗疫医疗保障网,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医保力量。
疫情防控战打响后,市医保中心连夜制定各协议医药机构医保资金预拨方案,迅速将抗疫专项资金拨付到位,以缓解各协议医药机构的资金压力,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截至8月7日,市医保局向市人民医院、东门大药房连锁店等一百多家协议医药机构预拨资金共计2688万元,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收治医院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确保救治工作平稳有序。
为切实做好新冠肺炎应急医疗保障工作,市医保部门特事特办,在确保规范、充分协调的前提下,全面开辟各项绿色通道:开辟调整医保总额预算指标通道,对开展集中救治的定点医疗机构,明确救治新冠患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医院总额预算控制指标,全力支持医疗机构开展新冠救治工作;开辟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疗机构协议管理通道,对已确诊患者,先救治后结算,切实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开通特殊危重病种药物调配专门通道,保证特殊危重病种患者购药,派专人到医疗机构调配代购药品;开辟区县尿毒症患者集中管理通道,武陵源区医保局在区指挥部统一调度下,对区内36名尿毒症患者进行集中管理、集中治疗,治疗期间治疗费用按医保相关政策报销,确保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为确保参保群众待遇不受影响,医保部门还创新开展“线上沟通,线下服务”的疫情期间全新服务模式,在发布《关于暂停医保经办业务现场办理的公告》的同时,向社会公布各项医保经办业务办理咨询电话,24小时为群众提供医保经办业务“网上办、电话办、延期办” 线上便民服务。对需长期服药的患者实施“疫情期间长处方”措施,疫情期间定点医药机构可以为医保患者一次性开具最长三个月的出院用药、特殊病种、大病特药等用药处方,减少患者就医购药次数,保障长期用药需求。医保人化身“跑腿小哥”为特殊病种患者购药送药,保障慢性病患者正常用药,切实提升参保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
与此同时,市医保局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及社区包保工作组,全市医保系统170名医保人工作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或下沉到社区(小区)担任志愿者,当好防疫医疗物资保障“管理员”, 加班加点对现有口罩、防护服等抗疫医疗物资进行盘点,并登记入库,确保物资底数清、去向明;当好物资发放“秩序员”,坚持台账管理,按种类、规格对医疗防疫物资发放数目进行登记,做到“每日一清,每日一报”;做好物资续供“业务员”,多方联络,确保医疗物资有序供给。 (朱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