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1年08月17日

“疫”线上的橙色风景

——致敬默默坚守抗疫一线的“环卫战士”

本报记者 张林海 通讯员 向巍

“只要不是疫情管控需要,我都会出来工作,现在国家的、省里的专家,还有许多医务人员都来支援张家界,我们一定要坚守岗位,要让他们看到我们城市依旧干净的样子,这也是对疫情防控的一份贡献。”这是美中物业公司清扫保洁队长刘芳鼓励职工时说的一句话。

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坚守的初心。疫情发生以来,原本一千多人的环卫队伍,目前仅剩三分之一在工作岗位。尽管如此,他们始终坚守战“疫”一线,重点做好保洁、消杀、收运等工作,为全市疫情防控贡献一己之力。

人员减少,我们逆行而上

因疫情管控,我市大多数一线保洁人员被限行,仅有190名清扫保洁人员能正常工作。尽管如此,他们仍主动担负起市城区354余万平方米主次干道的冲洗保洁工作,坚持做到可见垃圾随见随清。期间,特种车作业队伍还利用洒水车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冲洗,再喷雾消毒、灭菌。

疫情发生后,市环卫处对其管辖的2000多个果皮箱、54个垃圾分类收集亭、83座公厕、220多个垃圾收集点和24座环卫工人休息室,所有地下通道和公交站台,每天安排专人进行三次以上消杀。垃圾站、公厕有专人值守,定时开展清洗、消杀、除臭、通风工作,保证时时干净整洁。同时,在城区设立200多个废弃口罩收集专用桶,做好废弃口罩消杀处理工作。

风险增加,消杀模式升级

每天凌晨3:30,张家界启城城市环境服务有限公司负责生活垃圾清运的36名工人们便陆续出发,驱车奔赴城区220多个垃圾收集点和50个小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是他们的日常作业模式。

“ 沙堤人民医院和张家界西站较远,单程有18多公里,来回要两个小时。”市环卫处清运工作负责人符宏韬介绍,“近期因为新冠肺炎疫情,作业模式再升级,增加了对城区20个隔离点生活垃圾消杀工作,并派专人专车转运。针对高风险区域的垃圾点还采取了先消杀后清运再消杀的措施,有些高风险区域和隔离点产生的垃圾甚至需要加趟运送,整个市城区生活垃圾清运工作压力很大。”

自疫情发生以来,市环卫处进一步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日收集+日消杀+日清运”模式,筑牢阻止病毒通过环境传播的防线。他们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根据垃圾清运车型、垃圾量合理调整清运班次和频次,指导清运人员严格按照要求,佩戴口罩、防护服上岗,每天由消杀人员对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杀,确保人、车安全。在保证垃圾日产日清、无垃圾存留的前提下,减少一线员工,降低因清运环节产生的接触风险。

统筹兼顾,确保城市干净

为了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环卫处精心部署,制定预案,成立了设备设施管理、垃圾清运、防疫督查、后勤保障、舆情监测5个工作组,并根据市城管局的统一部署,新设了4个督查小组,由局领导、处领导带队,每天对城区垃圾收集点、封控点、隔离点和小街小巷垃圾收集清运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协调交办,确保整改到位。同时,兼顾路面巡查,坚决避免疫情防控期间生活垃圾积压,最大限度减少垃圾暴露,确保生活垃圾及时清运,保持城市干净整洁。

在组织员工做好消杀清运工作的同时,市环卫处坚持做好后勤保障,每天为一线环卫工人测量体温,按时发放口罩、酒精、防护手套等物资,加大防控知识宣教,指导一线工人严格按规定佩戴防护用品,必要时穿好防护服。截至目前,已发放口罩9500个,84消毒液1000公斤,酒精300多瓶、防护面罩1000个,防护手套1500双,防护服200套。

--> 2021-08-17 ——致敬默默坚守抗疫一线的“环卫战士”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45716.html 1 “疫”线上的橙色风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