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唐晴 宋美慧 图/本报记者 张林海
鹤壁是中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一个具有千年文化底蕴的文化城市;张家界是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素有“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美誉;
两地虽隔千山万水,却又情谊相连。
6月18日,我市迎来了一批远方的客人——河南省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一行60余名专业豫剧老师们。他们在张家界开展为期三天的“豫见张家界 我心永向党”豫湘文化交流活动,为张家界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奉上一道精彩绝伦的戏曲文化大餐。
18日晚,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戏剧白玉兰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豫剧大师金不换与该研究院豫剧老师共同带来的豫剧经典剧目《七品芝麻官》在张家界学院正式拉开活动序幕,演员们铿锵有力的唱腔、有血有肉的情感表达让观众如痴如醉。豫剧大师金不换扮演唐成,唱腔抑扬有度,表演诙谐幽默,让观众看到了一个“秉公断案细盘查”的清官形象。该剧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令人回味无穷。经典台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一出,更是赢得现场满堂喝彩。
19日上午10点,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第二场演出准时开锣,尽管天空下着毛毛细雨,但是依旧阻挡不了观众的热情。戏在景中,景融戏里,不少游客纷纷停下脚步,与演员合影,拍抖音、发微信,在欣赏优美的自然风光之余,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文旅融合相得益彰。
当晚7点30分,在市城区人民广场人山人海,演出还没有开始,很多戏迷早早地搬着小板凳提前占据最佳观看位置。随着一曲大气恢弘、宛转悠扬的音乐响起,长袖如练、衣袂飘飘的戏曲演员带来的豫剧《穆桂英挂帅》精彩上演,为游客献上又一道“文化大餐”。
以文化为媒,齐聚张家界。一个个经典的剧目,一场场精彩的演出,穿越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让广大市民尤其是戏迷们过足了戏瘾。“平时我特别爱看戏,听说金不换大师来张家界,专程从桑植跑来武陵源,就为了一睹大师风采。”市民张光文满脸笑容地说:“这些正能量的剧目,传承的是社会的真善美,可以在看戏中受到影响。”
“太精彩了!在张家界可以看到家乡戏,这种感觉太亲切了!”来张家界定居已二十年,老家是河南驻马店人的张佩一边拍手叫好,一边开心地告诉记者。
“这种将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融入到一起的演出形式值得推广,让我们除了游山玩水以外,还能享受到文化旅游,进一步加深了对张家界的印象,真是不虚此行!”北京游客赵雷告诉记者。
活动中,张家界阳戏传承所也为大家带来了张家界阳戏经典曲目《三劝》。副所长李赛勇告诉记者:“这样珍贵的交流活动,在我二十多年戏剧演绎生涯里还是第一次遇到,我们团现在年轻演员居多,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让他们多向老师们学习。”
据了解,此次“豫见张家界 我心永向党”豫湘文化交流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指导,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市工商联主办,张家界市广播电视台、张家界市河南商会承办。活动持续三天,6月18日到20日均有剧目上演。期间,豫剧大师金不换将与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的60余名豫剧老师深入我市高校、核心景区、社区,为观众奉献《七品芝麻官》《穆桂英挂帅》等经典豫剧大戏。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张家界,真是一个神仙住的地方!”金不换老师深有感触告诉记者,对于此次活动,全体演职人员高度重视,扎扎实实准备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演出中的所有服装、道具设备都是远从河南运过来,一千多公里,两天两夜的行程,大家舟车劳顿、不辞辛苦,只为将豫剧文化的种子传播给张家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张家界人民感受豫剧的艺术魅力,促进豫湘两地的文化交流。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欧阳斌表示,鹤壁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张家界的自然风景举世罕见,两地携手开展豫湘文化交流活动是两地文化交流的新开端,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互惠共赢,增进两地人民福祉和友谊,把两地文化交流合作事业推向新阶段,共创两地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