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撒尼)刺绣也叫“撒尼十字绣”,彝语称为“拿窝”,是流行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聚居区的一种民间刺绣艺术,是云南民族文化艺术中一朵独特的奇葩,被誉为“指尖上的‘阿诗玛’”。它起源于唐宋时期,明清两代趋于成熟,经过世代传承和不断发展,撒尼刺绣艺术日臻完善。
撒尼妇女从小就承传长辈种麻、织麻、纺线、织布、缝绣的技术,并把能否刺绣作为衡量妇女才能的一种标准。
撒尼刺绣挑花技法多样,按布纹的经纬运针走线,以斜十字针组成花纹,有单挑、双面挑、素色挑、彩色挑等多种手法。在撒尼人的家居生活中,刺绣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所绣制的多系背包、桌布、窗帘和花包头、花围腰、服饰花边等生活日用品。
撒尼刺绣针脚细密,工艺精湛,图案构思巧妙,组织匀称,色彩明丽,充分显露出撒尼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2008年,彝族(撒尼)刺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借助石林地区萌动的旅游经济开始走上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直至全球化这样一条逐渐发展壮大的经济化生存之路,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撒尼刺绣成为一项被旅游市场广泛接受的旅游工艺商品,主要产品有服装、包头、围腰、领带、花鞋、童帽、伞套、桌布、窗帘、壁挂、信插、背包、挎包、钱包、腰包、小手袋等,图案细致、精巧、均衡,色彩绚丽、深受中外游客喜爱。目前已经形成一个在县内拥有多家专业化生产企业,数千从业人员,销售网络遍布全国甚至延伸到韩国台湾等亚洲地区的庞大产业,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化大潮中市场化生存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生动典型,走出了一条以发展促保护,跳出保护与发展两难抉择的视野开阔的新路。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