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1年05月07日

“桑植蜂蜜”成为真正黄金产业

全县蜜蜂保有量超9万群(箱),年产蜂蜜550吨左右,产值达1.5亿

本报讯 桑植县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加强地理标志运用,着力打造“桑植蜂蜜”产业,“桑植蜂蜜”成为产值超过1.5亿、带动17500多农户致富的黄金产业。

桑植县地形地貌多样,植物种类繁多,可供养蜂面积达350平方公里。蜜源植物除油菜花、五倍子、板栗花、刺槐、黄柏、野菊花等主要类型外,还有各种不知名蜜源上千种。2020年,该县有蜜蜂养殖户17500多户,蜜蜂产业新型经营主体310(家)个;蜜蜂保有量达到9. 01万群(箱),年产蜂蜜550吨左右,产值达1.5亿。

创新运用地理标志,“桑植蜂蜜”造血功能逐步显现。2020年,该县先后在养蜂重点乡镇八大公山镇、沙塔坪乡等地举办养蜂技术培训4 期,参训人员达600多人。农民养蜂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八大公山镇新增养蜂1000多户,全镇养蜂1.1万箱。养蜂大户肖金枚、茅坡村村民杨必珍在培训期间现场购买种蜂50箱,养蜂总数扩大到130箱,预计今年养蜂收入可超过10万元。

大户带动,委托帮扶、技术帮扶、销售帮扶带富万千群众。该县采取委托帮扶、技术帮扶、销售帮扶等多种形式,在全县23个乡镇扶持大户2100户,发展蜜蜂养殖户17500多户,养蜂总数超过9万群(箱)。养蜂大户肖金梅带动徐家桥、细沙坪两村600多人养蜂,人均增收100元。养蜂大户李伊平指导竹叶坪乡柳浪坪村投放中蜂500箱,产蜜300余斤,收入21万元,户平增收1153元。龙潭坪镇红军村覃正兰走“产加销”产业之路,在红军村建立养蜂基地,养蜂186箱,扶持全县276户残疾人养蜂,户平增收4420元;在龙潭坪镇创办蜂蜜系列产品加工厂,安排13名残疾人就业,所产蜂蜜口红、唇膏、香皂、护肤霜系列产品销到国外。

规范“桑植蜂蜜”生产技术标准,着力打造 “桑植蜂蜜”黄金产业。该县拟出台《桑植县“桑植蜂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办法》《桑植县蜜蜂生产管理办法》,指导全县养蜂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开展蜜源追溯体系试点建设,已在5处养蜂基地安装监控设备。发放地理标志使用许可证5家,印刷“桑植蜂蜜”地理标志实施二维码标识索源商标8万份。

(本报记者 何绍群 通讯员 田克清)

--> 2021-05-07 全县蜜蜂保有量超9万群(箱),年产蜂蜜550吨左右,产值达1.5亿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42361.html 1 “桑植蜂蜜”成为真正黄金产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