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怡
仙鹤、梅花鹿、松树……象征吉祥福禄的图案都在一方木如意上呈现,其间密布精美镂空花纹。在孔子家乡山东曲阜,每逢婚嫁寿辰等人生重要时刻,楷雕如意总是最佳伴手礼。
楷雕取材于楷木,一种生长于孔林的特殊树种。“楷雕第一步在于选材,只有在孔林里生长的楷树才能成为楷雕上等的原料。”对于楷木雕刻,传承人颜景新有自己的坚持。
在曲阜万仞宫墙的后街,颜景新经营着一家楷雕艺术品工坊。今年88岁的老人,拿起刻刀还是丝毫不含糊。43把刻刀整齐摆放在工作台上,颜景新根据不同工序,转换刀具,下刀果决。完成一件楷雕如意要经过下料、修型、打磨等17道工序,每一道都要用到不同的雕刻工具。
“花纹和工序大多固定,但雕刻细节时要格外小心,不能像拍证件照,人物要有正在讲话的感觉。”颜景新说,楷雕图案形制较为固定,基本是如意的造型,再配合象征吉祥的传统图案。楷雕最关键的工序在于“开脸”,是用小型刻刀给人物和动物楷雕赋予生动表情,“开过脸的作品每件都独一无二。”
曲阜楷雕技艺传承到颜景新,已经是第五代,现在他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没有什么收徒的规矩,人家愿意学,我就教,这条街上不少都是我的徒弟。”颜景新说,传承是非遗技艺焕发活力的关键。
如今颜景新年龄大了,两个孙子成了传承这门手艺的主力军。长孙颜廷君大学毕业后就从事楷雕创作,至今整13个年头。
“楷木雕刻要顺应时代,把年轻人的想法加进去,总会有新东西出现,我们今年还要创新。”颜景新说,曲阜楷雕技艺已从几种固化的形制,发展出笔筒、镇纸、笔架等几百种实用物品,让古老的技艺愈加焕发生机。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