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1年05月02日

青山依旧在 ——记者探寻大庸古城《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文化广场背后的故事 文/本报记者 唐晴 曾甲长 图/本报记者 胡卫衡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袅袅炊烟/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辙/我最亲爱的祖国/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37年前的深秋,凝望着潺潺澧水、巍峨耸立的天门山和炊烟袅袅的村庄,张藜在当时的大庸招待所挥笔写就了后来飞向大江南北的传世之作《我和我的祖国》。 37年后的今天,就在歌词诞生地原址上,这座传承历史文化、富有时代新风的大庸古城里新建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文化广场,一代著名词作家张藜以雕像的姿态“重回”张家界,再次面向袅袅炊烟,见证张家界这座国内外知名旅游城市的美丽嬗变,感受这座城市散发的蓬勃朝气。 4月底,记者一行循着青石板路走去,看到了气势恢宏的《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文化广场。广场左侧矗立着两座人物雕塑,这座名为“创作者”的雕塑整体人物高2.1米,材质为铜铸,由著名词作家张藜和著名作曲家秦咏诚为主要塑造对象。秦咏诚带着眼镜,呈站立姿势,左手挥舞着,他的正对面坐在一块写意山石上的是张藜,身穿笔挺的中山装,手中捧着作词本,目光深邃地望向秦咏诚。 (下转6版①)

--> 2021-05-02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42306.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