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潘鑫
4月的张家界再一次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
近日,央视新闻《时政新闻眼》在《习近平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首次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报道中,以我市茅岩河“天坑心湖”为代表图,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良好生态形象,这是央媒对张家界最直接的认可。
也许没有人统计过,张家界有多少次代表国家形象在世界舞台上展露风采。但人们肯定能够发现的是,当今世界,但凡有展示中国良好生态形象的舞台上,都少不了张家界的身影。
2019年6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与合作论坛”在巴黎召开,联合国旅游可持续发展张家界观测点负责人在大会上以“世界遗产地可持续旅游与贫困消除”为题,向世界分享张家界武陵源旅游扶贫的中国经验;同年9月12日,在外交部蓝厅举行的湖南全球推介活动中,张家界的峰林景观作为推介会的主背景,吸引了来自14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20位驻华外交官和国际组织代表、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
世界级的美景,“张家界造”。
一个很会“造”的城市,似乎总是能超越与生俱来的禀赋,生产出引人关注的重量级产品,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让人爱上她的理由。
别人想都不敢想,张家界就敢“造”
张家界旅游,凭的不仅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更有张家界人的干劲与胆气。给张家界一片荒山,她就敢“造”出一个世界级的奇迹。
上世纪50年代,张家界核心景区还只是一片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最低时仅有10.9%。一代又一代林场拓荒人,为了绿色的梦想,用双手和汗水培植浇灌森林,四十多年时间不懈努力,硬是把森林覆盖率提升到了97%。
生态建设对张家界的旅游开发意义重大。一方面,超高的森林覆盖率,为张家界林场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奠定了坚实基础。更重要的是,绿意盎然的森林,结合玄奇绝美的砂岩峰林,成为了张家界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重量级筹码。
正如学者夏赞才在《张家界现代旅游发展史研究》中的论述那样,“如果没有森林公园的建设(林场造林)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在我国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时,(张家界)也许根本就不会列入申报计划当中,更不用说入选。”
张家界保护了绿水青山,绿水青山更是成就了张家界。
张家界“三星拱月,月照三星”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已经形成,核心景区的“一枝独秀”变成了东线西线“全面开花”。2015年至2019年,张家界游客接待量连续突破5000万、6000万、7000万、8000万、9000万大关,实现“五连跳”,在全国山岳观光型同类景区中遥遥领先。
别人说都不敢说,张家界就敢“闹”
张家界善“造”,全凭智慧与魄力。看一部电影,围上几个脑袋,张家界就敢“闹”遍全世界。
“阿凡达” 事件早已成为旅游界的营销经典,但土记者与洋导演的跨海“对峙”并不是营销绝唱。
有人说张家界敢于创新,但“敢于”背后又何尝不是“善于”体现?
如果把眼界再放宽些,时间线拉长,张家界的经典旅游营销事件又何止一个“阿凡达”?
张家界旅游建市30多年来,从不缺乏奇迹。“飞机穿越天门洞”“国际乡村音乐周”“翼装飞行世锦赛”“爱心湖征名”等教科书式的旅游营销策划活动,让全球聚焦张家界。一个又一个神来之笔,为张家界平添了多少传奇?
变着花样“闹”,张家界创造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旅游营销之道。
一个抖音直播张家界,播放量达7.9亿次;一首土家原创歌曲《你莫走》,全网播放量达100亿次以上;举办第十七届亚洲截图慢跑会,来自全球62个国家的5300名慢跑爱好者相聚张家界;一个“云上中国张家界”微视频,“霸屏”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一周时间……以“旅游+网络”为核心的“网游张家界”率先在全国推出,历时4个多月,形成了全媒体推广、全链条营销的旅游营销效能。
张家界不光“造”出了热闹,更“闹”出了成效和国际影响力。
2019年,张家界境外客源国家和地区增加到133个,较上年增加16个,覆盖世界旅游组织156个会员国的85%。同年,入境旅游迅猛增长,入境旅游人数达137.04万人次,同比增长178.65%;入境旅游收入达8.02亿美元,同比增长209.74%。
2019年10月16日,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理事长、联合国原秘书长潘基文慕名而来,走进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挥笔用中文写下“地上最高绝景张家界”几个大字,抒发自己对张家界这方神奇美景的赞美,也为自己平时“听到的那个张家界”作了最好的注解。
别人爬都没爬起来,张家界就敢“超”
张家界能“造”,全凭责任与担当。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袭击了全球,引发经济寒流,旅游业首当其冲。从旅游骤停,到蓄势待发,再从“零”重新开始,张家界以深厚的底子、精准的判断、严谨的举措,让旅游产业强劲复苏。
责任放在心中,困难扛在肩上。2020年2月18日,张家界在全省率先出台“310”行动计划,推出支持旅游企业纾困“十项政策”、旅游行业苦练内功“十项要求”、启动旅游市场“十项措施”,搅活旅游复苏一池春水。
还是2020年,张家界最终接待游客48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0亿元,排全国同类山岳型景区旅游恢复进度首位。在2020亚太城市旅游振兴机构中国区域视频会议上,张家界旅游复苏经验得到重点推介,并被评为省“2020年文化和旅游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市”。
今年一季度,张家界共接待游客1134.12万人次,同比增长143.51%;实现旅游收入130.29亿元,同比增长158.48%,旅游接待总人次和旅游收入在全国山岳观光型同类景区中继续遥遥领先。
风雨无阻、风雨兼程。凭借舍我其谁的责任与担当,张家界端着“旅游”这碗饭先行先试,从“旅游立市”到“旅游大市”,从“打开山门”到“开放崛起”,从“深闺山水”到“璀璨明珠”,一土一木相续,一砖一瓦累积,为后来者镌刻下众多的探索印记。
在不久前发布的《张家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张家界明确到2035年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
在今年4月1日召开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推进大会上,张家界提出到2025年,旅游接待量达到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的目标。
理想就有多远,目标就有多远;担子有多重,责任就有多重。
“把旅游放在‘三高四新’战略中去谋划,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市委书记刘革安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将集天时地利人和,以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更高站位,科学应变,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张家界旅游在全球的竞争能力。
从偏远“小山城”,到知名“国际张”,从断腿“烂泥湾”到立体“路铁空”,从遍山“无人区”到小型“联合国”……一直在奔跑的张家界,以无与伦比的创造意识,生产了无数奇迹。谁曾想过,40多年前,没有人听说过张家界;40多年后,张家界已成为中国发给世界的名片。
世界爱上“张家界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