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武陵源,一个饱含绿色的地方,一个生态环境与旅游经济和谐共荣的地方。
近年来,武陵源区始终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有力维护武陵源自然遗产原始风貌,世界地质公园中期评估、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状况报告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验收,从“重点关注”成功晋级“较好”档次,向世界展现了一幅美妙绝仑的天然画卷,绿色生态名片愈发闪亮。
抓生态区创建,成效显著
近年来,武陵源区围绕生态区创建,先后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整区推进、环境整治六大专项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申报等工作,生态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武陵源区被授予省级生态区称号,2018年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2019年获得湖南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武陵源区生态环境分局荣获第二届全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
抓污染防治,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抓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空气质量率先实现达标。一是开展餐饮油烟治理,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实现城区全覆盖。二是加大对“禁煤”“禁放”“禁烧”管控力度,燃煤锅炉取缔成果持续巩固,露天焚烧垃圾和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全面得到遏制。三是积极开展扬尘污染防治,建设施工扬尘污染防治6个100%得到较好落实,渣土运输基本实现全封闭。2018年、2019年,武陵源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达到96%、93.5%,消除了中度及以上污染天气;景区环境空气优良并实现实时监测与发布。良好的环境空气质量已成为武陵源区的又一品牌。
抓水污染治理,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向好。一是不断完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5万吨,处理率达到95%以上;天子山街道、中湖乡、协合乡集镇污水处理厂已于2019年11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实现了城区、乡镇全覆盖。二是认真落实景区排污企业污染治理主体责任,天子山索道、百龙天梯、景区快餐厅等企业均安装了污水处理动力设施,并实现达标“零排放”。三是积极开展农村水污染防治,通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区农村共建设污水处理设施2025套;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现禁养区全取缔,适养区全规范;同时,全面开展饮用水保护地规范化建设,确保了全区饮水安全。2019年,索溪河流域四个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Ⅲ类以上水质标准,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抓农村环境整治,农村环境保护领跑全市。实施农村垃圾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建立了符合武陵源区实际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垃圾治理面达96%。从2018年开始,在全区农村启动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2019年完成了中湖乡石家峪等8个村居的试点工作,2020年在全区城市农村全面铺开。2020年2月,武陵源区被授予省“2019年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市区)”称号。
多措并举,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全力以赴推进核心景区移民搬迁。2017年5月全面启动了核心景区移民搬迁工作,涉及居民1085户3087人、房屋18.5万平方米。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原则,先后投入资金13亿元,先期对天子山居委会、袁家界居委会600户1460人进行移民搬迁,目前已经签订协议576户、房屋面积11.21平米,完成96%,拆除房屋465户9.05万平米,腾房让地超77%。核心景区移民搬迁取得决定性胜利,办成了历届区委政府想干却一直没有干成的大事,得到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
下大力气整治景区违章建筑(别墅)。严格按照中央、省、市有关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将违建别墅清查整治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实行区级领导包片,层层压实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摸底排查,精准把握政策,严格对标对表,制定整治方案,按照任务目标和时间节点要求,较真碰硬克难关。共拆除房屋47栋,拆除违法占地面积7071.79m2,建筑面积11327.31m2,并进行了生态复绿;拆除构筑物等相关设施6处;没收违建房屋4栋,没收房屋占地面积3269.82 m2、建筑面积3437.08 m2。对属于世居户且符合一户一宅的,乡、街道补办了相关建房和用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