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上官智慧 通讯员 杜玮玮 赵威
停止发电、重新安置,在湘慈爱依斯水电站工作了半辈子的戴必盛,2019年底“下岗”了。
随即,戴必盛重新“上岗”。不过这一次他有了新身份——水库值守和防汛安全员。4月12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原工作点监测生态基流、查看泄水情况。他说,不管是“下岗”还是“上岗”,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
1995年,张家界设立了我国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7年7月31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向张家界市反馈指出,该保护区管理不到位,违法违规问题突出,亟须整改。
3年多来,张家界市猛药祛沉疴,整改水电站86座,按时完成整改任务,大鲵保护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借水生财
“上世纪60年代,村里修了八家河电站,我们用上了电,比其他村早10多年。”永定区后坪街道八家河村80多岁的刘阿婆说。
张家界境内河流落差较大,一些偏远乡镇又人烟稀少,是建设水电站的好地方。很多地方借水生财,一座座小水电站拔地而起。
良好的生态环境让张家界拥有了一张“国家级”名片——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总面积1.4万多公顷,区内有大小河流212条,涵盖张家界76%以上水域,是25个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
2017年中央环保督查发现,小水电站对当地环境影响巨大,危及大鲵生存。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不到位,违法违规问题突出。保护区内有水电项目67个,其中49个位于核心区、缓冲区;67个项目中,有29个为保护区设立后新建。大量水电开发,大鲵的天然出苗点已比保护区成立之初大幅减少。
为抓好整改,张家界对大鲵保护区内小水电多次进行核对,认为还有21座小水电位于保护区,应当与中央环保督察组认定的67座一同整改。为此,88座小水电纳入整改范围,总装机82.61万千瓦。
“挤占了生态流量,阻碍了鱼类洄游。”张家界市水利局局长胡圣虎说,小水电站大量存在,对流域生态环境破坏明显,严重影响大鲵生存。
张家界猛药祛沉疴,一场小水电站整改攻坚战全面打响。
整改到位
站在桑植县贺龙水电站坝顶眺望,水流经过坝体后,哗哗注入澧水下游。
“以前老觉得这水流得可惜,但现在觉得流得值!”看着流水,老水电人涂雪生说,关停小水电是好事。
对小水电,张家界市委书记、市长刘革安态度坚决:“必须坚决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组的要求分类处置、整改到位,关闭一批、限期退出一批、整改保留一批。”
“电站可拆,但有些水库得保留。”在永定区召开的山羊溪、哈溪、黄茅溪等大坝拆除方案听证会上,永定区天门山镇柏树社区居民胡柏年呼吁。
山羊溪电站位于澧水支流九斗溪大坪段,建于1985年,装机445千瓦,属大鲵自然保护区缓冲区,也是关闭拆除对象,但山羊溪水库兼顾灌溉、饮水等功能,灌溉农田2000亩,承担集镇供水任务,日供水5000多吨。如果拆了,百姓灌溉饮水就会成为新问题。
经市民听证和专家论证,最终山羊溪电站拆除,水库保留。
“对水电站,并没有简单地‘一刀切’拆除。兼顾防洪、灌溉、饮水功能的,进行整改,予以保留。”张家界市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多方论证,35座具有民生功能的大坝,以及江垭和鱼潭两座具有重大调汛功能的水电站,最终得以保留。
走进慈利江垭库区,湖面风光秀丽,湖水清澈透明。这里是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作为澧水流域防洪骨干工程,江垭水电站装机3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7.56亿千瓦时,水库防洪库容7.4亿立方米,可灌溉农田0.57万公顷,并为当地5万群众提供生活用水。
修复生态
张家界整改小水电,生态修复同步进行。
即将进入夏季,张家界西线旅游景区宣布“起漂”。这是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景区,有茅岩河漂流、茅岩河平湖游、茅岩河喷射快艇等项目。
景区负责人介绍,永定区鱼潭电站通过生态改造后,大坝下游两岸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张家界西线景区便是利用此优势发展起来的,已成为张家界市全域旅游中一颗闪亮的星星。目前,景区年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
在桑植县刘家坪,同样也是“靠水吃水”。这里有澧水一级支流郁水流过,也是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2013年,谷家坪水电站建成投产后,大坝截断河流,河段水流减少甚至出现断流,导致水藻大量繁殖。
2017年底,谷家坪水电站成为张家界市首批拆除的小水电之一。随后,当地政府投入500万元建设郁水风光带,对郁水水体、堤岸、沿线进行生态改造。
据了解,张家界市在整改小水电时,立足长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复垦复绿、增殖放流为基准,通过近4年努力,保护区环境大大改观。目前,大鲵活动通道顺畅了,食物丰富了。据最新监测,大鲵保护区内野生大鲵超过2万尾,是低谷时10多倍。该市所有地表水为优良,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