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2版)
让贫困群众搬出穷沟沟,告别恶劣环境,还要让大家就近就便享有道路、供水、用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记者在零阳镇工业集中区安置点看到,水、电、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全覆盖,容积率、垃圾分类等各项指标管控到位,龙潭河镇铁树潭老屋场安置点还建设了垃圾和污水处理站。
2018年12月,零溪镇82户303名贫困群众陆续住进了墨园社区胡世垭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这个安置点建在集镇附近方圆300米以内,超市、医院、学校、汽车站应有尽有。搬迁户张发仙住上新房后,还在附近一家制衣厂找了份新工作。她说:“现在上班、买菜、坐车都非常方便,比起以前的旧房,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新家园 新生活 新梦想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产业是根本。为让搬迁群众早日实现增收致富,慈利县发改局开辟了一系列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具有慈利特色的扶贫开发路。
开辟特色农业后续产业发展空间,给予种植、养殖达到一定规模的搬迁户人均不超过3000元的补助。支持集中安置点周围发展1-2个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优质水果、茶叶、中药材、杜仲等多年生、可循环的特色农业;叫响了“硒有慈利”县域公用品牌,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雄花茶”系列杜仲产品、“云雾王”茶叶、“洞溪七姊妹”辣椒等产品远销省内外,南山坪蟠桃、苗市丑柑、杨柳铺藤梨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开辟文化旅游后续产业发展空间。采取“农旅一体化”模式,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将有资源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示范社区,逐步形成了景区辐射、休闲体验、节会赛事、新兴业态等旅游扶贫“四种模式”。
开辟“扶贫车间”后续产业发展空间。对搬迁选址在产业园区附近的安置点,引导园区企业优先吸纳搬迁群众就近就业,促进搬迁群众由农民向工人转变。目前,县工业集中区安置贫困人口就业358人,并在各搬迁安置点设立扶贫车间39家,进行制鞋、养蜂、茶叶种植加工、杜仲栽培及嫁接、汽车维修和月嫂服务等6个专业培训,实现就业420人。
2016年,赵家岗土家族乡天台村村民李美娥搬迁到金坪村集中安置点,2017年进入安置点扶贫车间比思特服装厂务工,对于如今每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她来说,看不到希望的贫穷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县4044户易地扶贫搬迁户,无论走访哪一户,听到的都是一个励志的故事。新家园、新生活,让慈利县易地扶贫搬迁的群众尝到了甜头,新时代下的搬迁户有了新梦想。如今,进入安置点,访贫困群众,听到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党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