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彭华伟 通讯员 王五一 王家兴
二月的渡坦村到处充满喜气洋洋的氛围,大年三十晚上,村民燃放的烟花把天空都映红了,除了辞旧迎新之意,还有一件让村民们庆祝高兴的大喜事,那就是,几代人盼望的通往张家界市城区的公路修通了。
渡坦村位于慈利县溪口镇东部,西与永定区西溪坪办事处禾家村交界,然而因为不通公路,世代交往全靠澧水河的渡船。渡坦村民要乘车去市城区,得往东从溪口镇绕行五六十公里。渡坦村背后有枝柳铁路过境,隔澧水河有常张高速公路经过,可铁路只有一个四等小站,且一天只有一趟慢车停靠,隔河的高速公路出站口在阳和,渡坦村民觉得憋屈啊,虽说铁路公路环绕,但出门就是不顺趟……修建与禾家村4公里多“卡脖子”公路,连通市城区,就成了村民们长久的宿愿。
时光到了2018年,被村民一致推举,重新上任的村支部书记张年初召开村支两委会,决定为村民们圆梦。没有立项,先干再说;没有资金,村民自筹。听说要修公路,全村都沸腾起来了,家家户户自发捐款,首先是村干部带头,一人1000元;村里有位百岁老人叫朱桂华,捐了400元;最小的捐款人叫张韩波,12岁,把自己50元压岁钱捐出来了。捐资最多的是从村里走出去的老板莫伯平,2018年开工时捐了10万元,2020年竣工时又捐了10万元。最感人的是70多岁的老人朱玉清,修路时已经患病卧床,硬是让儿子把自己抬出来,亲手交给张年初200元捐款表达心意,3天后撒手人寰。前前后后,村民共捐出资金近100万元。
2018年 10月12日,渡禾公路在村民们的期盼中开工了,虽说只有短短4.5公里,但因位于澧水河南岸,沿途悬崖峭壁,人迹罕至,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当过兵,退役后又在深圳担任过防爆(特勤)大队副队长的张年初深知施工安全的重要性,明确专人严格把控安全,创造了两年施工无一起安全事故的奇迹。出人意外的是,施工期间给人们带来安全威胁的是沿途不断出现的马蜂窝:这种攻击性很强的毒蜂对于侵犯它们领地的村民十分恼怒,倾巢出动袭击来犯者,村民朱淑贞义务为施工队斩草开路时,不幸遭到毒蜂攻击,被送到慈利县人们医院紧急抢救,头上身上共拔出了80多根毒针,住院一个多月花了7000多元才治愈康复。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朱淑贞坚持不要村里出医药费,要留给村里修公路……
在修路过程中,让村委会感到头疼的是,来自方方面面的干扰阻工:邻村的部分村民认为补偿未到位,阻止施工等等……参与修路的挖机老板王五一告诉记者,“村里通知我在渡禾公路西段开挖路基,没想到被阻工不开栅栏,挖机整整摆了一个月”。“最艰难的时候,我都想放弃了!”村支部书记张年初对记者坦露心声。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想到全村1600多双眼睛的热切期盼,几代人的殷切希望,张年初和村支两委成员咬牙坚持了下来!好在修路也得到了许多部门和社会人士的大力支持,市交通局为此拨专款40万元用于修路,市县财政局先后支持19万元,市住建局、市县银监局、慈利县交通局、公路局等十多家单位给予了资金扶持,尽管如此,修路的资金缺口还是很大,一度造成工程几个月停摆。万般无奈之下,张年初只好以个人名义向慈利县农商银行贷款50万元,用于工程急需……
2020年12月26日,渡坦村举行了风风光光的通车典礼。市文化馆为渡坦村民修路的义举感动,决定免费送戏下乡。2021年1月8日,馆长覃大军带领演员来到渡坦村,村里破例搭了两个戏台子,一个供文化馆演出,一个村民自己演出。腰鼓队、广场舞队、阳戏、三棒鼓等节目轮番上阵,庆祝渡禾公路的开通。渡坦人不等不靠,不气馁不放弃,坚定信念排除万难,硬是在陡峭的河岸上凿通了4.5公里公路,圆了几代人的梦。
然而虽然通了车,但后续的工作仍然艰巨:修通这段毛胚路投入了400多万元,一半多的工程款还拖欠着;由于工程没有立项,得不到国家专项计划资金支持,只能东拼西凑筹款;公路是毛胚路,路面硬化、护墙、护坡、过水涵洞没有配套,夏季经不起暴雨山洪的冲刷……不过渡坦村民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他们决心一代接着一代干,把渡禾公路修成渡坦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圆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