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1年02月18日

渔民上岸乐呵呵

本报记者 向文 通讯员 黎治国 钟亚

2月13日大年初二,记者慕名来到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小埠头村循环水养殖开发基地内,两台设备正开足马力往养殖槽不间歇的推水,槽内氧气棒不断地冒出泡泡,鱼儿欢快地在水底游动。技术人员按流程为水箱更换净化水、清理漂浮物。看着争相吃食的鱼儿活蹦乱跳,伍孝毛脸上笑开了花。

“这种养殖模式叫池塘内循环流水养鱼,也叫‘跑道养鱼’”,基地负责人伍孝毛介绍,通过集中养殖、集中吸污、集中处理,实现养殖尾水零排放。

“以前搞网箱养鱼,对鱼的习性相当了解,也有了成熟的技术,也想过要上岸干点别的事情,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子。”2019年,桑植启动禁捕退捕工作,所有渔民必须退捕上岸,听到这个消息,伍孝毛一时没缓过神来。

不让打鱼,就好像端了渔民的“饭碗”却弄不到饭吃,伍孝毛怎么也想不通。为了解开渔民的心结,桑植县相关工作人员一边上门向伍孝毛宣讲禁捕退捕相关政策,一边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为他寻找赚钱的新门路。

消除顾虑后,伍孝毛签订了退捕协议,上交了渔船、渔具等,还领到了20万元补助。放下了“老饭碗”,如何捧起“新饭碗”?养鱼!怎么养?想到这些,伍孝毛又皱起了眉头。

要让渔民退得出,还得稳得住。桑植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和小埠头村支两委想办法、跑资金,决定让伍孝毛靠水吃饭、靠鱼赚钱。

去年初,伍孝毛在多方帮助下投资200万元,利用废弃的荒地建池,开始循环水生态养鱼。当年,他成立了桑植县钊杰水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养起青鱼、大头鱼、桂花鱼等20多种鱼,年产鱼2万公斤,收入达60多万元。伍孝毛还聘请村里2名退捕渔民在鱼塘干活,带动其他退捕渔民一起“上岸”致富。

“每天都有订单,每天都很忙,虽然累,但心里踏实。”春节前夕,伍孝毛在家门口设立卖鱼点,前来买鱼的人络绎不绝。他说,比起曾经20多年的打渔生涯,此刻他更觉安心,“只有生态饭,才吃得香、吃得长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靠着循环水生态养鱼一样能致富。”谈及新年打算,伍孝毛说,下半年将家里的房子修葺一新,准备办个“渔家乐”,打造观光渔业,吸引周边的市民来垂钓、捉鱼、吃渔家饭,进行体验式休闲。

--> 2021-02-18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39838.html 1 渔民上岸乐呵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