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育才 周密
隆冬时节,穿行在张家界大地,到处可见项目建设的热闹场景。
茅岩河大桥、红壁岩大桥、月亮湾西路等一批市政项目如期建成,桑龙、炉慈、张官高速、荷花国际机场高架桥等一批“两新一重”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中国翠谷植物提取产业园、新松机器人欢乐城等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坚持项目为王,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市委书记虢正贵表示,应对疫情冲击,张家界以“旅游损失投资补”的思路,发挥投资拉动作用,项目建设逆势上扬奏强音。去年,全市26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亿元,141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6亿元,分别为目标任务的150%、130%,刷新建市以来项目建设纪录。
咬定项目不放松
1月15日,张家界中国翠谷植物提取产业园建设现场,1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等大型机械来回穿梭作业,整修道路、平整土地、运输山石。据了解,该项目1月底将完成土地平整,开始厂房施工。
该项目是张家界弥补工业短板、强链补链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50亿元,建成后入园企业可达150家左右,年创综合产值在200亿元以上、税收10亿元以上,将为张家界追赶超越、绿色崛起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重点项目早一天建成投产,就能早一天见到效益。”这是张家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去年来,应对疫情影响,张家界强化“旅游损失投资补”,全力以赴抓项目、稳投资。在前期谋划上,由市发改委牵头,把国家、省出台的政策制成清单,逐一明确责任部门及政策咨询人,为争政策、争项目、争资金创造良好条件。去年,全市向上争取重大项目267个,争取国、省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项目47.12亿元,293个国、省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及抗疫国债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同时,成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指挥部,集中力量、集中时间、集中办公,对项目建设实行“一日一报告”“一日一调度”,协调解决项目中用工、融资、审批等难点、堵点。
(下转8版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