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1年01月10日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一)“六稳”“六保”全面落实。大力实施促进旅游复苏“310”行动计划,组织举办首届张家界半程马拉松赛、首届世界遗产摄影大展、第四届国际旅游诗歌节、红二方面军与长征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大力推介“贺帅故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等品牌,和湖南广播电视台等联合摄制的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即将播出,扎实创建“体育+旅游共建示范城市”,持续推进“铁腕治旅”,在全省率先推动旅游复苏,全年接待游客483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50亿元,分别恢复到上年的60%、60.7%,是全国同类山岳型景区旅游恢复进度最快的地区,2020亚太城市旅游振兴机构中国区域视频会议推介了我市旅游复苏经验。出台支持促进就业“12条”,新增城镇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611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分级分类保市场主体,出台园区抗疫惠企“八条措施”,打好解难纾困、援企稳岗、减税降费、金融让利等政策“组合拳”,新增减税降费5.9亿元,贷款余额增长17.24%,存贷比居全省第3位,培育认定“小新星”企业100家,完成“小升规”82户、“个转企”551户,新增市场主体1.5万户,总量突破10万户,增长10.4%,产业链供应链基本稳定。强力推进项目攻坚,安慈高速慈利至石门段建成通车,张吉怀高铁加快建设,桑龙、炉慈、张官高速开工建设,中国翠谷植物提取产业园、新松机器人欢乐城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实施;26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50%;141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6亿元。粮食能源安全供应,全面完成省定粮食“双稳”和生猪生产任务,燃气、石油等能源得到有效保障。守住“三保”底线,基层运转平稳有序。

(二)三大攻坚战取得丰硕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创新开展“两会四个一”活动,扎实推进脱贫质量“回头看”,顺利通过国家脱贫攻坚普查、专项督查和全省脱贫攻坚实地考核。大力推进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5711个,贫困人口外出务工10.33万人,农民工返岗复工率居全省第二,完成消费扶贫销售额7.26亿元,剩余5692名未脱贫人口全部脱贫,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中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86座水电站全部停止发电,需拆除的46座大坝、86座发电站附属设施、57座电站厂房全部拆除,已完成省级验收销号。推进污染防治“2020夏季攻势”,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禁捕退捕等专项整治行动,地表水环境质量、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排名均居全省第1位,被评为“2020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控债务增量,化解债务存量,缓释到期偿债风险,政府债务总体安全可控;非法集资风险排查处置成效明显。

(三)防疫防汛取得重大胜利。坚决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坚持统一领导、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准确把握旅游城市特点,见事早、行动快、要求严,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严守湖北交界133公里水陆防线,劝退旅游团4462个,涉及游客9.5万人,退款1.6亿余元,取消元宵灯会等2000多场文化演艺民俗活动,未发生重大游客投诉、涉旅输入性病例、涉旅负面舆情,是全国第一批次全域关闭所有景区景点的旅游地区,创造了确诊病例最晚、病例人数最少、治疗周期最短、病例清零最早的“四个全省记录”,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防控成果持续巩固。坚决打赢防汛保卫战,加强预测预报预警,明确“三个一律”“五个到位”“三个确保”工作要求,精准调度,有效应对历时56天、连续13轮、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降雨量,成功处置重大险情39起,紧急转移安置群众10.45万人次,实现了不垮一堤一坝、不因灾死亡一人的目标。

(四)城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树牢“精明增长”理念,大力建设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加快空铁新城建设,茅溪河大桥、红壁岩大桥、开明路、月亮湾西路等一批项目建成通车,月亮湾中路、澄潭大桥、花岩水厂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改造老旧小区172个、城镇棚户区5189户。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通过公示,即将正式命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3+2+N”五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转型提质,东方希望集团现代化生猪养殖项目加快推进。完成自然村通水泥路93.6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14公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20个,完成农村改厕1500户,新改建农贸市场38个。城乡居民合作建房改革省级试点扎实推进。

(五)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各项改革有序推进,市本级“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基本完成,事项入驻率达93%;“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效明显,办理环节、时限和跑动次数分别减少72%、50%、73%;武陵源核心景区门票和环保车车票分离改革完成;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和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开展“营商环境攻坚年”活动,在全省率先出台市级领导联系商协会制度,我市城市信用排名全省第1。招商引资成效明显,组织举行3次重大招商项目集中签约、5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签约重大招商项目80个、金额790.1亿元,引进“三类500强”企业8家。培育口岸经济、网红经济、总部经济等新经济,水果、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3个进境指定监管场地获批,国际全货机开通,荷花国际机场扩建、国际航空物流园项目启动,引进总部经济企业4家。缔结国际友好城市2对,新设丝路驿站9个。

(六)民生保障全面加强。省市30件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财政民生支出占比77.48%。张家界金海实验学校(高中部)、雨露学校、慈利县芙蓉学校、银澧学校、天门山芙蓉学校等投入使用,文津小学和沙堤、金岩、利福塔3所芙蓉学校开工建设;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358个,在全省率先清零;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转设、旅游技师学院申报筹建取得突破性进展。市人民医院新院建成使用,市中医院医疗集团和武陵源区、桑植县医疗集团挂牌成立,建制乡镇卫生院配备2名全科医生实现全覆盖。常住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2%,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95%,“留守儿童之家”实现村级全覆盖。“百岁健康市”创建经验在全国推广。高质量推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体育事业快速发展。

(七)社会治理有力有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屋场会”成为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张家界模式”。化解信访积案117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4万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深化。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成效明显。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交通问题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工作居全省前列,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扎实开展,我市获评“全省第十届双拥模范城”。

(八)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市政府党组领学促学,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走深走实。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理旧事解难事办实事”攻坚行动,市中心城区31个问题楼盘中的27个17034户居民办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借鉴疫情防控经验,在全省率先成立高质量发展指挥部,开展“六大工程”秋季攻势行动,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七五”普法顺利收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省、市143件人大代表建议和126件政协提案全部办结。压减一般性支出近20%。扎实推进清廉政府建设,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巩固了团结共事、廉洁干事的良好生态。

一年来,国防动员工作深入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后备力量、现代人防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统计、审计、民族宗教、住房公积金、烟草、档案、史志、地震、气象、水文等工作实现新进步,税务、电力、通信、金融等驻张单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侨联、新的社会阶层工作取得新成绩。

过去的一年,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应对大战大考,工作极其艰辛,成绩来之不易,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彻底摆脱了千年来的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五年来,我们坚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发展基础更加坚实。2016至2019年期间,接待游客连破6000万、7000万、8000万大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9.55%。“三星拱月、月照三星”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张家界千古情、九天峰恋旅游区等项目建成开放;丝绸之路工商领导人(张家界)峰会、世界跑酷大赛等国际性会议赛事成功举办;旅游企业发票门票“一票制”、全域旅游“公对公”结算、导游归社等改革成效明显;以梓山漫居、五号山谷为代表的一批高端民宿走在全国前列。五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8%,其中前四年年均增长8%,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0.7%、7.1%、6%,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8%上升到57.7%,非税收入占比从48%下降到31.86%,张家界经开区获批省级高新区。

五年来,我们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乡面貌更加靓丽。黔张常铁路、张家界西站建成运营,张桑高速建成通车,武陵山大道、杨家界大道等建成使用。改造城镇棚户区48515户,新改建农贸市场77个,中心城区建成区达到35.49平方公里,较“十二五”末增加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1%,较“十二五”末提高6.4个百分点。新建农村公路4832公里、安防工程3640公里,完成电网改造881个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70.74万人,改造农村危房28550户、农村卫生厕所8015户。建成高标准农田40.47万亩。成功创建省级以上文明村镇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35个。

五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名片更加精美。生态绿色张家界建设扎实推进,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6.26%,地表水监测断面保持Ⅱ类及以上水质,大鲵保护区水电项目整改取得重大进展。武陵源核心景区移民搬迁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建成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118个、省级绿色村庄269个,慈利县、桑植县获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永定区、武陵源区分别获评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我市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中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2019美丽山水城市”。

五年来,我们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发展,发展动能更加充沛。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取消、下放、调整行政权力事项262项,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79项。扎实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签约重大招商项目317个,引进“三类500强”企业20家、行业领军企业20家;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实现“个转企”2455户、“小升规”478户。设立丝路驿站22个。荷花国际机场通航国际(地区)城市增至31个,国际国内航线达到88条,迈入全国中型机场行列。

五年来,我们坚持改善民生、共享发展,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两区两县全部摘帽,35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脱贫249163人,旅游精准扶贫经验在全国推广。投入410亿元,完成150件省市重点民生实事。新增城镇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率先在全省启动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村卫生室“空白村”清零。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六连增”。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9473元、7094元增加到28151元、11213元。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安全生产优秀市州,第三次捧得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

“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全市要围绕203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建成国内外知名旅游胜地,建成旅游强市、生态强市、文化强市、健康张家界和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愿景,把握“两地两区一龙头一家园”的发展定位,即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特殊类型地区振兴示范区、“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基地龙头、武陵山片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和人民幸福美好家园,全力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5%以上、旅游人次达到1.2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200亿元的增长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快构建以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取得新成效。坚持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实体经济强市,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形成旅游引领、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三星拱月、月照三星”总体布局,提升旅游管理国际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推动旅游跨界融合,新增2个国家5A级景区,武陵源、天门山跻身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实施新型工业强基倍增计划,推进优势产业链培育行动、工业招商专项行动、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努力把张家界高新区创建成国家级高新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提质消费性服务业,努力打造全国旅游信息大数据平台、武陵山片区旅游特色商品集散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武陵山片区健康体检、医疗康养和旅游急救中心。

——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强与国际旅游组织合作,积极参与国内旅游市场建设,引领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建设,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推动消费升级,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加快特色街区建设,发展夜游夜市夜经济,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持续扩大有效投资,重点围绕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产业等领域,规划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工程和项目,建成张吉怀高铁和桑龙、炉慈、张官高速公路,打通常张高速宜清段,力争张石铁路开工建设,争取动车运用所项目建设,加快荷花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建设,打造国内重点旅游机场和武陵山片区旅游交通枢纽。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深化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国资国企、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完善经济治理体系,健全财政、金融、产业等政策协同发力的经济治理体系。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打造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改革和创新的主动赢得竞争的主动。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开拓新局面。坚持以工促农、以商活农、以旅带农、科技强农和规模兴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生产体系建设,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加强产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大鲵、茶叶、蔬菜、中药材、水果五大特色农业产业,延伸生猪养殖产业链,完善种养协调的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经营体系建设,落实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政策,强化基本农田保护,落实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加强治理体系建设,形成乡村振兴合力,探索具有张家界特色、农旅融合、城乡一体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优化城镇发展布局,以市中心城区为核心,慈利、桑植县城为市域副中心城市,打造沿黔张常铁路城镇发展轴和澧水生态经济带、溇水生态经济带,构建“一主两副、一轴两带”的区域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五城一体”国际精品旅游城市建设,实施市中心城市承载功能升级行动,推动城市骨架和微循环同步提升,优先推进智慧城市、空铁新城建设,提升中心城市集聚度和承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慈利撤县设市,依托“红色沃土、绿水家园”建好贺龙元帅家乡。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体验中心,推动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壮大现代文化产业,改造提质旅游演艺节目,培育新型旅游演艺产品,打造“中国旅游演艺之都”。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民族文化,规划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张家界段),创建全国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旅游体验、党性教育培训示范基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实施文明创建工程,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加快推进生态绿色张家界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做好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两篇文章,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全面推进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张家界“世界绿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争创碳排放权交易城市,森林覆盖率、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环境质量等重要生态环境指标处于全省领先、跻身全国前列。

——推进开放崛起,打造武陵山片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建设,积极对接融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争取纳入扩区建设范围,创建国家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完善对外开放支撑体系,筹建B型保税物流中心、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跨境电商通关中心、保税展示中心,打造“一站式”国际口岸综合通关服务平台和产业园区。

——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进健康张家界建设,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人民幸福美好家园。

——统筹发展和安全,平安张家界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把安全发展贯穿全市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推进法治张家界建设,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提升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坚持对标提质旅游强市和“11567”总体思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坚持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精准施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动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旅游接待人次增长30%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34%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1%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以上、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以内;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节能减排、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全生产完成省定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建设“锦绣潇湘”全域旅游基地龙头为抓手,推动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促进旅游复苏,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示范区,提高旅游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优化旅游布局。巩固提升武陵源景区的核心地位,实施武陵源景区提质升级工程。培育壮大天门山国际旅游文化先导区、张家界大峡谷国际旅游经济区、茅岩河国际康体养生度假区、桑植红色旅游区“四个增长极”。完善产业链条。加快发展红色旅游,大力挖掘贺龙元帅故里、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等红色资源,抓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张家界段)规划建设。支持张家界大峡谷创建国家5A级景区。发展研学旅游、康养度假、低空飞行、极限探险、会展影视、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加快推进七十二奇楼小镇等综合体建设,建好旅游集散设施,做特做优“张家界礼物”。推动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康养、会展等产业深度融合,抓好世界自然遗产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打造一批文旅项目和文创产品。持续推进“体育+旅游共建示范城市”创建,打造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体育旅游综合体。推进旅游与工业、农业、科技融合发展。创新旅游营销。突出张家界品牌,推介仙境张家界、健康张家界、绝版武陵源和中国旅游演艺之都,抓好重点城市营销、渠道营销、云端营销、需求侧营销,做实做好丝路驿站。办好世界翼装飞行锦标赛、国际旅游诗歌节等赛事活动,积极争取全国导游大赛等赛事活动落户张家界。加强服务管理。完善旅游交通体系,发展汽车租赁市场,推动城区景区无缝换乘。发展智慧旅游,建设智慧景区,实现“一机游张家界”。加强旅游服务监管,推进“铁腕治旅”,以星级评定推动管理标准化、以诚信管理推动行业自律、以智慧管理推动管理升级。

(二)以新型工业强基倍增计划为突破,加快补齐工业短板。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我市经济发展中的短板,工业散小弱、占比低,已严重影响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建设体现旅游城市特色、与生态环境和旅游相适应的新型工业体系,是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狠抓高位高效推进。组建高规格机构和班子,制定五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工业企业制度,强化目标管理考核,营造聚焦工业、狠抓工业、大干工业的浓厚氛围,力争年度落地投资过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5个以上、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0家以上、新增产值过亿元企业5家以上。狠抓特色产业集聚。推行链长制,培育发展旅游商品、生物医药(植物提取)、生态绿色食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旅游装备制造、绿色建材、信息与数字技术等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围绕“六个一”重点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东方希望肉类加工、万众新材、继源科技、久瑞生物、乾坤生物等项目。狠抓园区平台建设。优化园区布局,坚持“三区一园”错位发展,推动张家界高新区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支持慈利工业集中区创建省级高新区。重点建设中国翠谷植物提取产业园、绿色建材循环产业园、旅游商品产业园。完善园区功能配套,拓展用地规模,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并落实免租政策,打造园区“135”工程升级版。创新管理机制,深化园区改革,进一步赋权赋能,让企业办事不出园区。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创新发展,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下转3版)

--> 2021-01-10 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回顾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38616.html 1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