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43-0020张家界日报社出版新闻热线:0744-8380702广告热线:0744-8380701






2021年01月04日

守住司法公正的“生命线”

——全市法院工作系列报道之审判质效篇

本报记者 周密

老百姓到法院打官司,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案子审得快、判得公。2020年,截止到12月20日,全市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8866件,结案17388件。全市法院改判发回重审率2.7%、服判息诉率90.49%和当庭宣判率57.24%创历史新高,法定审限内结案率和裁判文书上网率实现100%目标,案件调解率持续稳居全省法院第一。

面对这组数据,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壮晓阳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些都得益于‘审判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巩固年’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2020年我们把提升案件质量摆到首要位置,尝到了甜头。案件发改率降低,服判息诉率增高,就是最好的证明。”

回望来程,全市两级法院使命在肩,锐意改革,不断探索提高审判质效的司法为民之路。

以司法改革打通提升审判质效的“经脉”

“谢谢法官,法院的办事效率值得点赞!”伍某从武陵源区法院拿到调解书后激动地说道。2019年12月底,由于与湖北籍韩某发生纠纷,受疫情影响,伍某无法前往湖北追讨欠款,2020年3月,他来到武陵源区法院准备起诉。法官了解情况后,认为该案是一件普通民事案件,标的额小、争议不大,最终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促成双方和解。然而,若按正常司法程序,该案从受理到结案,可能至少要耗费几个月的时间。

“从源头管好案件,用好已有资源,推进案件繁简分流,以较小的司法成本取得好的办案效果。既给当事人减轻诉累,也避免了司法资源浪费。”市中院副院长吴媛春说,繁简分流的优势非常明显。过去一年,全市法院推进民商事案件繁简分流,87.5%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实现速裁。永定区法院“三分九步法”更是被省委政法委作为司法改革经验在全省予以推广。

成绩的取得来自自我革新和担当。在“巩固年”活动中,全市法院以深化司法改革为抓手,将满足多元司法需求与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释放最大活力,让审判质效有了新飞跃。

“审判团队建设是提升审判质效的基础。”全市法院遴选员额法官10名、公开选调和招录工作人员13名、招聘书记员12名,人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着力完善新型审判团队,形成院领导抓分管团队、抓员额法官的责任体系,强化院庭长对“四类案件”的监督,完善了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专业法官会议制度。

同时,充分发挥院庭长办案的示范作用,带动广大法官多办案、办好案。2020年,市中院院庭长审结1297件,占本院总结案数78.2%,两级法院院长带头办理了曾卫华涉黑恶案、某投资有限公司与慈利县政府行政协议案等案件。如今,在全市两级法院,院庭长办案已成常态,其中办理的扫黑除恶案件更是一条“硬杠杠”。 (下转4版②)

--> 2021-01-04 ——全市法院工作系列报道之审判质效篇 1 1 张家界日报 content_38399.html 1 守住司法公正的“生命线” /enpproperty-->